社区服务零距离 激活居民“邻”聚力 源城区高埔岗街道新陂社区巧用“睦邻+”模式,解锁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今年以来,源城区高埔岗街道新陂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打造社区新时代“睦邻”小区样板为抓手,以弘扬“与邻为善、以邻为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媒介,创新工作模式,推动社区实现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共治,绘就基层治理新图景。
“睦邻+”破解民生难题
电动车是居民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但社区充电设施的供给并未随电动车增量同步攀升,“充电难”成为困扰居民的现实问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解决这一民生难题,新陂社区主动对接协调电力、城管、物业等部门,在文化广场右侧设置便民充电桩,让辖区内的电动车有了安全规范的“家”,从根本上破解了居民“充电难、充电烦”的民生痛点,更有效遏制违规充电现象,消除了消防安全隐患。如今,社区楼道更畅通、环境更整洁,安全底色更鲜明,居民生活更舒心。
同时,新陂社区始终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聚焦“老、少、青”全年龄段群体,打造品牌活动凝聚邻里情感,让邻里在互动中有效拉近距离、增进情感。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健康需求,社区携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贴心开展“银龄健康,从心启航”体检活动,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此外,新陂社区还联动周边社区发起青中年篮球赛。赛场上,球员们默契配合、挥洒汗水,场边居民自发组成拉拉队加油呐喊,进球时的欢呼、失误时的鼓励此起彼伏。赛后大家围坐畅谈,从球技切磋到生活琐事,让运动激情转化为邻里间的凝聚力,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暖在赛场内外传递。
多方联动织密“幸福网”
面对流动人口多、居民矛盾易发多发的特点,新陂社区推行多方联动机制,组建“睦邻幸福家”调解队伍,以“居民有矛盾有困难,社区有服务”为宗旨,切实筑牢基层治理的第一道防线。截至目前,这支队伍已成功化解群众矛盾纠纷14起、企业与员工纠纷2起,用实际行动化解隔阂、凝聚共识。
同时,为精准回应居民需求,新陂社区坚持主动下沉服务,联动街道党组织、小区党支部、社会工作观察员及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等多方力量,常态化开展“近邻敲门行动”,通过上门走访、定向帮扶等方式,为弱势群体精准送去政策解读、生活关怀与情感慰藉,累计开展服务活动超50次,覆盖居民约150人次。此外,社区还通过“睦邻互助”“爱心接力”等特色品牌活动,不断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持续提升为民综合服务效能与兜底保障水平,让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居民们在参与社区活动的过程中,悄然树立起“社区主人翁”意识,昔日“陌邻”渐成“睦邻”。楼道里的问候声愈发亲切,邻里间的互助愈发暖心,居民们的笑声也愈发爽朗,呈现出一幅安居乐业、幸福美好的喜人景象。
本报记者 梁小鸿 通讯员 李春华
上一篇:源城人大创新人大代表进网格机制 以实干担当书写为民答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