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全力构建肉类产品生产经营安全防线 切实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为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近年来,紫金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落实属地责任,持续完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肉类从养殖到经营的闭环管理,为肉制品安全保驾护航。目前全县4个屠宰场合格生猪出栏量持续攀升,从以往的每日不足200头增长至500余头。2019年至今,该县查处销售“白板猪”案件55宗,罚没110万余元,移送公安7宗,捣毁私屠滥宰窝点10个。
执法人员检查相关经营主体。(资料图片)
全链条监管织密安全网
紫金县将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县域食品安全“一把手”工程,把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当作“民生头等大事”,构建起“政府牵头、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责任体系。该县围绕生猪养殖、屠宰、运输、销售全流程,建立“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闭环机制,各部门各司其职、精准施策、协同发力,实现监管链条无断点、风险防控无死角。如在养殖环节,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乡镇对生猪养殖场实施备案管理,定期开展疫病监测和投入品使用检查;屠宰环节,农业农村部门对生猪入场查验、检疫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屠宰企业按规操作;运输环节,公安、交通运输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严查无检疫证明运输行为;销售环节,县市场监管部门对农贸市场、商超等经营主体实施“一户一档”管理,督促其落实进货查验制度,实现从“养殖场到餐桌”的全链条可追溯。
在监管强化上,紫金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公安、城管等部门组建生猪专管队,实施“五个一”监管制度,即每天一巡查、每周一摸排、半月一突击、每月一评估、每季一研判,确保监管频次与力度双达标。目前全县4个屠宰场合格生猪出栏量持续攀升,从以往的每日不足200头增长至500余头,全链条监管机制成效明显。
多举措保供稳价惠民生
在紫金县委、县政府的统一调度下,农业农村、市场监管、公安、城市管理等相关执法部门联动开展专项行动。在部门执法过程中,食品站充当“向导”角色,确保各部门执法行动精准有力。对县城重点区域实施常态化凌晨巡查,对乡镇市场采取“四不两直”突击检查,形成“日常监管+专项整治”的执法闭环。紫金县还以县食品站作为县定点屠宰单位主导,从生猪养殖户以生猪价格收购生猪,经集中屠宰后以猪肉价格卖给经营户,全过程由食品站自行运输,食品站只赚生猪和猪肉的差价,不向养殖户或经营户额外收取屠宰费和运输费用。食品站每日结合县生猪需求量、养殖场(户)出栏计划等情况制定供应方案,动态调整收购价格和出厂价格,既承担了生猪产品供应服务,又起到保供稳价作用。对农户散养的生猪,采取屠宰后定向销售的方式,提高散养户参与集中屠宰的积极性,打通了养殖端与销售端的衔接堵点。
紫金县还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对县城周边的合格生猪产品供应实行市场化运行维护和监管,周边屠宰单位生产的生猪产品进入全县市场销售,为群众提供多元化生猪产品供应。这一模式既保障了养殖户、经营户的合法收益、确保生猪“产得出、供得上”,又稳定了市场供应秩序。另外,紫金县还组织由市场监管人员、商户代表等组成的“食品安全宣传员”队伍,进社区、进农村举办科普宣传活动45场,讲解检疫标识识别、维权渠道等知识,提升群众的辨别能力。同时建立“吹哨人”奖励制度,鼓励群众举报违法线索,查实后给予奖励,近年来,共收到投诉举报线索24条,形成“监管部门主导、社会各界参与”的共治格局。
本报记者 张涛 特约记者 黄从高 甘建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翠涌九连共富路,春风点化万竿斜。”地处九连山腹地的和平县上陵镇翠山村,峰恋叠嶂,一望无际的毛竹沿着山坡起伏,似碧海绵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