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房产 > 阅读新闻

2008年购房心态扫描

新华网福州12月14日专电题:在观望中期待——2008年购房心态扫描

记者 来建强

房价下来了,成交量正在上去。2008年10月底以来,在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中,购房者对市场的预期正在转变,楼市期待“回暖”。

在观望中等待

房价过高,就连住房“刚性需求”都难逃它的致命打击。

陈苏永,年近三十,新婚,福州一家大企业的白领,是众多开发商心目中标准的“刚性需求”。“今年2月份,我结婚时没有买房。”陈苏永说,“理由很简单,当时的福州房价完全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

去年底,尽管金融调控措施给福州市区的房地产市场带来较大的成交量萎缩,但房价仍向上直追万元高位。“买一套三室两厅的贷款一定会透支掉下半辈子的收入,而且这么高的房价很可能会降下来。”就这样,陈苏永在租来的新房里观望等待。

那段时期,楼市量缩价涨的行情几乎在各大城市通行。陈苏永有一批大学同学留在北京工作,他们都是标准的“刚性需求”,但他们几乎都选择租房,在观望中等待。

这与2008年前的两年形成鲜明对比,在“买涨不买落”的心态及市场炒作推波助澜下,恐慌购房现象比比皆是。同时,部分开发商的“中国楼市的刚性需求量巨大”等言论也使持币待购者跃跃欲试。“涨价的预期和银行贷款支撑着楼市的火爆,当两者同时逆转时,在相互作用下就加剧了楼市的逆转。”浙江大学江万龄国际经济与金融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景乃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而2008年的楼市,在一片寂静的观望中,住房的“刚性需求”恍然不见。

今年前3个季度,北京、福州等城市的新房成交量比去年同期相比都下降了接近一半。景乃权告诉记者,据杭州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该市商品房的销售面积继续下跌了12.9%。“杭州居民对房屋的整体需求仍在降,需求的刚性就没能显现出来。”

“今年前3个季度,北京市四环以内成交均价仍为1.8万元以上,价格太高是楼市销售不畅的直接原因,‘刚性需求’逐渐消失,整个市场呈现持币观望的买方心态。”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陈国强认为,有4方面的原因直接作用于购房者的心态。首先,宏观层面经济环境的“遇冷”让消费者心理趋向谨慎;其次,二套房贷等房地产行业性政策有效抑制了投资性需求;第三,楼市在自身发展规律影响下进入调整期,近年来房价涨幅越快的城市调整效应越明显;第四,很多房地产项目定价偏高。

在理性中归来

转机在2008年11月份露出迹象,房价走上理性回归之路,促使刚性需求逐渐归来。

今年国庆黄金周过后,陈苏永重生了买房的念头。黄金周期间,福州市的第18个住交会给满怀期待的开发商们泼了一盆冷水,眼看“银十”继“金九”之后难保,资金链几近断裂的开发商终于痛下决心大幅度调整房价。

“很多地段的房子与去年同期相比,房价下调的平均幅度达30%。”而最让陈苏永心动的是,“一些我感觉不错地段的房子实行特价销售,价格我已经能接受了。”

10月22日,国家有关部委出台了购房减税等刺激楼市的新举措,紧缩的金融调控措施有所放松,各地政府紧跟其后也纷纷实施楼市新政。“买房的时机可能到了。不仅仅是我,我的北京同学们也都逐渐改变了态度,开始到处看房,为买房做准备。”陈苏永说。

实实在在的房价下调,不少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迎来成交量的抬头。11月份,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数据显示,北京商品房签约套数环比增长近六成;福州市房地产交易登记中心的数据显示,商品房签约套数环比增长了四成。



相关热词搜索:2008年购房心态扫描


上一篇:今年卖不出去的楼 明年形势将更严峻
下一篇:“特价房”再次试探价格底线 年底特价房的秘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