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猫鼠游戏”,其实大家都不想玩

“前脚走后脚来”,城管人员有点难   “一天被赶好几次”,流动摊贩有点烦

     “我们设摊,既方便了市民也解决了自己的吃饭问题,但城管人员一天赶我们好几次。”这是小摊贩们的说法。“不管不行,管则难‘讨好’,我们的工作也不好做。”城管人员这样说。
      一边是“最委屈”的执法人员,一边是 “最弱势”的社会群体,在现实中,如何解决两者之间的“猫鼠游戏”是一直令人头疼的难题。近日,应市城监大队一中队的邀请,记者随队员们一起进行实地采访。

现场:你进我退的“猫鼠游戏”

      9日下午3时,记者随执法人员一起,来到兴源路光明科技书店附近,街上人流渐多,小贩们的身影也开始活跃了起来,麻辣烫、酸菜小食、核桃、设计签名、手机装饰等十多个流动摊位就摆在这个路段的人行道上,既堵塞了人行道的交通,也影响了市容市貌。
      当城管队员赶到现场,许多流动摊贩纷纷作“鸟兽散”,他们中大部分人收起摊档往巷道里逃去,但其中几个摆卖核桃的小贩则视而不见,依旧当街叫卖,城管队员们上前劝其离去,至少做了十分钟的说服工作,几名小贩才勉强离开,但他们把三轮车蹬到不远处就不走了。城管队员告诉记者,只要执法人员一走,他们立即就会回来。
      市城监大队副大队长魏炳优告诉记者,根据相关法规,城管队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权没收占道经营摊贩摆卖的商品与其加工食品的工具,但这些东西对于小贩们来说,是赖以养家糊口的工具,如果城管人员不管三七二十一便没收他们的家什,便难免发生争执,加剧双方的矛盾。
      为改变城管执法难的现状,政府要求城管队员必须“文明执法”,所以他们只有多做工作,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若真的要没收他们的工具或物品,又于心不忍。

尴尬:执法时还得全程录像

  其实,“执法难”并不仅仅在于执法人员下不了“狠心”没收东西,他们还要面对一些市民的无端“指责”和小贩们的“反击”。在执法行动中,见记者正在拍照,有队员问,咱们的摄像机呢?有人回答:“没电了,今天没带来。”
      执法还得全程用摄像机拍下来,不然激发矛盾时不好取证。城管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在执法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蛮不讲理的小贩,诬陷执法人员打人甚至是抢东西。“我们在执法行动中,尽可能全程摄像,减少社会对城管的误读。”市城监大队一中队中队长蓝明告诉记者,城管在执法过程中,一直都是文明执法,都是教育劝告在先,实在不听抗法的就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在清理乱摆卖中面对的另一个很矛盾的问题是,一方面,市民要良好的市容市貌环境,市容环境不好,市民指责城管工作不力,意见很大;另一方面,城管在执法中清理乱摆卖时,市民却又明显偏袒“小贩”这一“弱势群体”,对执法人员横加指责,城管人员不得不经常要承受“委屈”。

探索:在实践中苦觅良策

      在新市区,兴源路是集贸最旺盛的一条路,也是小贩聚集最多的一条街,但同时,兴源路又是“严管一条街”,怎样做到街道整洁、交通畅通?单靠城管人员显然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与“走鬼”的关系长期处于“我来你走、我走你来”的胶着状态,城管部门也想了很多办法,但结果不尽如人意,如何管好此路段,对城市管理者来说,是一大考验和挑战。
  一方面,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讲,生存是第一位的。这些人多半是外来人员、下岗职工,他们得不到社会保障机制的救济,同时又没有能力走进正规的经营场所,是典型的“弱势群体”,为了谋生,他们不得不以“无照商贩”的身份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

“劝退”在人行道上摆摊的小贩费了城管人员不少口舌。

      另一方面,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依法办事是其职责所在,也是维持城市环境与秩序的基础。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在“城管”管辖区域内无照商贩、流动商贩的乱摆乱放等非法经营的行为是否得到了有效治理,将直接决定上级对他们的考核,也影响到他们的“饭碗”能否端稳。
      第三,作为城市边缘群体的外来人口,虽然大多在城里处于社会下层,但其处境仍然明显比在原籍时要好,同时他们在城里立足未稳,处于创业状态,更需要社会安定并希望现存秩序能容纳他们。

                                                                    □ 本报记者 张钢 文/图

□采访手记

双方还需多一些相互理解

□张钢

       就在城管人员在兴源路光明科技书店路段执法时,还有不少市民在流动摊档前停下来买东西。个别摊贩也对执法人员的“劝退”慢腾腾地应答着,然后赶紧在离开之前做上最后一笔买卖,做小摊贩生意的辛酸让人一览无余。
      无疑,流动摊贩的存在,便利了不少居民的生活,满足了他们的消费需求。
      然而,流动摊贩的存在又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脏、乱、差等问题,影响着城市的形象。如这些摊档的食品没有任何监管,造成油烟污染,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临街摆卖,阻碍了人行道的交通不说,不交租不交税,对那些规范交税的商户来说也是不平等的。在进行“清洁河源百日行动”中,我们在维护城市自身的清洁、文明的同时,如何又让这些流动摊贩能够找到饭吃,值得大家思考。笔者认为,对于“走鬼”,在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不能不问青红皂白把他们的东西没收了之,城市管理人员要以“堵为主,疏为辅”的政策——主干道两边的人行道坚决取缔摆卖;次干道控制摆卖;城市的内街小巷,在不影响居民通行的情况下,主张引导入场入室就地规范经营。
      既然双方都不再玩“猫鼠游戏”,那么双方都应换位思考一下对方的处境。就城管执法人员而言,要在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上下功夫,着力改善形象,执法中树立起服务的意识,多一分理解和引导,少一分粗暴和野蛮;而对于小摊贩,则应该做到不影响他人,不损害城市形象,积极配合城管的执法工作,这样才会少一些对抗和伤害。






上一篇:《八旬老人盼恢复党员身份》后续 我们曾是亲密战友
下一篇:狡猾骗子以加油为幌子行骗 “醒目”女士机智识破骗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