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金融危机波及就业市场 毕业生就业寒冬如何寻找绿意

金融危机波及就业市场  就业寒冬如何寻找绿意

       一边是金融危机,一边是河职院200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加上届时外地高等院校河源生源的毕业生回乡就业,2009年注定将是毕业生们找工作的“寒冬”。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这些准大学毕业生如何未雨绸缪?
      记者从河职院了解到,面对就业压力,河职院也相继开展了各种“安抚”工作。同时,许多大学毕业生也已经开始自主四处奔波找工作,“先就业后择业”成为不少人找工作时的心态写照。

就业形势略显严峻

      小黄是河职院电子工程系的学生。他最近四处忙着联系工作单位,投了六七份简历出去后,仍然没有接到一个通知面试的电话。昨天,几乎灰心的他忽然接到一个公司的电话,通知他去面试,这让小黄高兴得一宿没睡觉。
      “几年大学读完,家里背负了很多债务,如果再不工作,爸爸妈妈快支撑不住了。”小黄告诉记者,河源经济条件与珠三角一带相比差距明显,人才相对较少,原以为像自己这样的毕业生在这种地方可能会更受重用,没想到刚出校门找工作是如此艰难。“好在公司给了我面试的机会,并且成功应聘上岗,还能保证1500元/月的工资,这很难令人想象,我刚毕业,能有这样好的实践机会,我当然要好好珍惜。”他坦言,就算把这份工作当成是实习增加经验也是值得的。

招聘企业同比减少

      记者了解到,今年下半年,我市部分企业招聘职位都比往年有所减少,同时往往出现一个岗位数人竞争的现象。据悉,前一段时间,连平县法院前来河职院招聘书记员,招聘数额为四至五名,但是前来应聘的人数却超过30人。据河职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柳晓夫介绍,受金融危机影响,前来学校招聘人才的企业比往年略有减少,对于同一个岗位数人竞争的现象比以往略显突出。

今年在河职院设摊招聘的企业有所减少。 资料图片

      据悉,河职院为了给广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目前也正在做大量准备工作,如适时开展现场招聘会,对外接洽招聘企业等。

月薪千元也可接受

      记者对部分河职院准毕业生所期望的月薪作了简单调查,多数学生选择月薪约为1500元,少数人表示只要1000元就满足。“读书花了很多钱,是该挣钱的时候了,我当然希望工资高一点,可想想目前的形势,如果有哪家单位能开出2000元的月薪就很不错了。”毕业生小李这样说道。
      河职院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柳晓夫表示,面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的现状,不景气几乎波及了每一个角落,很多学生对于就业前景很不看好,为此,学校相继开展了各种就业讲座、就业动员大会等,勉励学生不要灰心,尽管今年单位招聘人数有所减少,但自12月初以来,每星期基本能有3家企业前来学校招聘人才,所给的薪酬待遇也在1500元/月左右,毕业生可以考虑先就业后择业。
      在采访中,很多毕业生均认为“形势严峻、就业难”,表示“可以理解目前的全球经济气候”,“先就业,后择业”才是比较明智理性的选择。

提倡“先就业后择业”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柳晓夫认为,在非常时期,毕业生应以“先就业后择业”的务实心态去先争取就业。对“学非所用”的问题也应该辩证地看,虽然就某个专业来说可能并非自己擅长,但一个人应该全面发展自己,只有这样才能给自己今后打下坚实的基础。
      “先就业后择业”会不会让用人单位有“不舒服”的感觉呢?对此,一些用人单位表示,人才的成长往往都会经历先就业再择业这个过程,用人单位无权反对求职者这样的想法和做法,如果公司提供的平台和空间能够让毕业生发挥,那他们也许就把就业的点当作他们最终的择业点,对于一些只过渡一下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表示,人才流动是很正常的事,如果公司留不住人才,那是公司的事,毕业生有权选择更有发挥余地的空间。

                            本报记者 俞冰传 林远宏 文/图






上一篇:说话不妥激怒顾客引发争吵 店主道歉后化干戈为玉帛
下一篇:眼见小偷行窃犹豫不吱声 市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