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我的手脚有力了!
我市首例“颈2椎体骨折脱位”手术成功,患者杨伟——
近日,市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他们成功为一位贵州籍民工进行了“颈2椎体骨折脱位”手术,使其免于因颈部脊椎损伤而瘫痪。据悉,该手术是目前医学界难度最高的脊椎手术之一,在我市尚属首例。
颈部被挖斗锯齿撞伤
前日,记者在市人民医院骨外科见到了接受手术的杨伟。他带着白色的颈套,已经能下地行走。据他介绍,11月20日,他在东源县某工地做工时,身旁的一座土坯墙忽然倒塌,将他压倒。倒地时,他的颈部撞在旁边铲车的挖斗锯齿上,受伤严重。工友们就迅速将他送往了市人民医院。
“当时他是躺在车床上被送入了骨外科,因颈2椎体骨折脱位、脊髓损伤并有不完全瘫痪。”据该院骨科专家、副主任医师陈子华回忆,杨伟当时因伤导致右上肢全瘫,左上肢不能抬离床面,双下肢力量明显减弱,不能站立行走,而且因为肺部挫伤,呼吸也有困难。医务人员立即对杨伟进行了紧急救治,稳定他的伤情。但是,这些治疗只能使杨伟的伤情不恶化,要治愈他的不完全瘫痪症状,就必须进行“颈2椎体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在医学界,这是难度最高的骨科手术之一。此前,遇到类似的病人,医院或采取保守治疗,或让病人转往上级医院。陈子华说,在广东,目前只有广州中山医院、南方医院等几家医疗水平最高的医院能做这个手术。
“高压线上拔电缆”
如果采取保守治疗,杨伟的不完全瘫痪症状就很难恢复,怎么办?巧合的是,1个月前,陈子华在复旦大学参加了一个学习班,对该手术进行过学习和研究,并在标本上做过这个手术,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虽然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但是以陈子华为首的医疗组还是充满了信心,他们决定对杨伟进行手术。
杨伟的左手已经能够举到头顶。
“这是在高位脊椎上做手术,就像是在高压线上拔电缆。”陈子华说,杨伟受伤的颈2椎,不但附近血管及人体的重要器官特别多,而且是神经的通行要道。这些神经控制着人体的呼吸、运动、感觉等功能,敏感而脆弱。因此,在这里动手术,就像是在高压线上拔电缆,风险极大。而且,颈部的手术视野小,陈子华却需要在杨伟的颈2椎和颈3椎之间植入骨头,并用钢板固定,使两块颈椎能够融合为一块。要“拔电缆”,不但风险大,难度也很高。
12月3日,杨伟被送入了手术室。3个多小时后,麻醉醒来的杨伟第一句话就是对陈子华说:“医生,我的手脚有力了!”
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在市人民医院骨外科,记者看到,杨伟的术后恢复状况良好,他不但已能够下地行走,而且左手能够举过头顶,右手能够举至耳边。杨伟说,他已能够自解大小便,生活也能基本自理了,现在的身体状况已逐渐好转。
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该手术的成功,不但是该院在骨科脊椎外科医疗技术上的一大突破,对市民来说也是一个喜讯。因为近年来,因车祸、外伤等而出现类似伤情的病人受医疗技术所限,被治愈的难度大,如果转送上级医院,则有可能因路途长而耽误病情。因此,我市的医疗专家有能力成功进行该手术,就是为市民的健康安全多加了一把“保险锁”。
本报记者 蒋安春 文/图
上一篇:女事主中心市场认出劫匪 警察盘查劫匪现形
下一篇:十天内抓了四名盗车贼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