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锁路”空气差司机愁
农民就地焚烧稻杆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交通
“咳,咳,烟雾真够呛人的。焚烧稻草的浓烟随风飘荡,数十米外的地方都一片朦胧,浓烟笼罩,却无人来管。”前日,紫金县柏埔镇蜡石村一位村民向记者反映。
记者采访了解到,我市农村不少地方的农民都有焚烧稻杆作肥的习惯。入冬以来,在我市农村,经常能见到田地里大面积焚烧稻杆的“壮观”场面,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了交通,让过路司机感觉很无奈。
现场:浓烟弥漫一片朦胧
前天傍晚,记者在紫金县柏埔镇蜡石村采访时,见到的是一幕幕焚烧稻杆四周浓烟滚滚的场面。在河紫路旁偌大一片田地上,约有四五处地方冒出浓烟,大风吹过时,火苗不时往上蹿,着火的稻草“噼啪”作响,浓烟弥漫,遮天蔽日,草灰屑则四处飞扬,周围百米远的地方视线模糊,附近还飘散着一股呛人的气味。
近日,记者下乡采访途经东源县黄田村时,也看到一些农民将丢弃在稻田的稻杆焚烧作肥,整个村庄里浓烟笼罩。虽然节省了搬稻草的功夫,却给空气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村民和路人都捂着鼻子经过,还有一些小孩围着火堆在打闹。
年年有人烧,浓烟吹不尽。据了解,每年冬季,农民将田里稻杆点火焚烧,有的是为了增肥,有人则为了方便。
村民:就地焚烧增肥省力
把稻杆当成垃圾随意焚烧,浓烟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交通,而且这样的景象年复一年在我市农村普遍出现。对此,农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焚烧稻草的现场浓烟弥漫。
“这稻草不烧的话,会影响来年春季的耕作。我们有这个习惯,每年冬季都将稻田里的稻杆和毛草烧掉。”在紫金县柏埔镇采访时,当地的一些村民称,时下的稻杆不能作柴火烧,留在稻田里又不易腐烂,影响了下一造作物的耕作。就地焚烧,既不费力,又能增加土地肥力,故村民多采取就地焚烧稻草的办法。但也有村民说,收割后的稻杆除了部分取回家喂牛用,大部分稻杆都这样零散就地焚烧,一点火满天都是烟雾,会影响空气,也不够安全,万一失火,那事情可就麻烦了。所以,最好要有组织地焚烧稻草,比如将稻杆堆到同一个地方集中焚烧等。
一些村民认为,农民朋友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薄弱,没想到这样焚烧稻杆,既污染环境又影响交通,对农民的身体也没有好处,最好大家能统一时间来烧。
司机:浓烟弥漫影响视线
“近段时间的傍晚,河紫路部分路段都烟雾弥漫,烟雾遮挡司机视线,沿公路行车能见度很低,车子只好慢慢开了。”河源至紫金专线车的一位司机这样反映。他说,农民都有“冬季烧草”这个习惯,每年这个时候,很多农村都就地焚烧稻杆,产生的烟雾对交通安全埋下了隐患,有时几片田野同时焚烧稻草,浓烟使附近公路上的汽车不得不打开大灯,才能看清前方的路面。
据悉,在我市农村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进入深秋稻谷脱粒的时节,由于稻草价格低廉,一些地方的农民干脆将脱粒后的稻草就地焚烧,滚滚浓烟不仅污染大气环境,而且影响附近道路上车辆的通行安全。
部门:加强宣传和管理
据介绍,焚烧稻杆产生的浓烟,对呼吸道疾病患者影响很大,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外出。而且焚烧稻杆产生的烟雾还影响能见度,对道路交通安全造成影响,同时也易引发火灾。
市环保部门表示,焚烧稻草使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充斥大气空间,造成环境污染,空气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关于农村焚烧稻草和毛草的问题,该局将督促各县环保局会同县各镇政府加强对焚烧稻草的宣传和管理。同时,请农民朋友自觉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不要随意焚烧稻草,为我市环保事业做出一份努力。
本报记者 张紫辉 文/图
上一篇:一民警被不明人员追砍致伤
下一篇:现场110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