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临近年关时 槎城街头“和尚”泛滥 “化缘”花样百出

临近年关,街头“和尚”泛滥,“化缘”花样百出,居民不胜其烦

     “和尚”在市区以化缘为名行骗已是老生常谈的事情,本报曾接到多起这样的投诉。而随着年关临近,这种行为显得愈加频繁,而且有从市区向各县扩散的趋势。记者采访发现,大部分居民对“和尚”的真实身份表示怀疑,对化缘行为非常反感,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今年以来已接到8个“和尚”化缘引起的报警电话。市民族宗教局工作人员表示,和尚化缘遵循自愿原则,其行为是很和善的,强行化缘的都是假和尚。

“和尚”化缘花样百出

      记者综合今年以来读者报料及采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整理出其中5种“和尚”化缘时的个案。
个案一:化缘不找零
      今年5月1日,在老城友谊商场附近,一个身穿僧服的“和尚”拦住一位过路市民,送给他一个“开光护身符”,并让他在一个本子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说只要交8元钱就能帮他烧一年的香火,能保全家四季平安。该市民很爽快地给了他10元,没想到一下子围过来四五个身穿同样僧服的“和尚”,都要求给8元钱。该市民拿出一张100元的钞票交给其中的一个“和尚”,谁料几名“和尚”拿到钱就一哄而散了,没有满足于每人所说的只要8元。反应过来后,该市民拉住一个“和尚”,报警后在巡警帮助下两人前往派出所接受调查。
个案二:化缘不成,出口诅咒
     10月3日,在老城翔丰商业广场附近。两名身穿和尚服的“和尚”在人群中来回走动,逢人便发“公德帖”或“开光法物”。有几位市民接过物品后,“和尚”便拿出签名册让其签名,其中一位市民签名后不想给钱,一名和尚便诅咒说,“今天你的表现是一劫,不给钱就化解不了。”此外,诅咒语还有“触怒佛祖,将带来霉运”等。

“和尚”化缘100元不找零,民警到场处置。资料图片 谭兴孚 摄

 个案三:逢人便夸有“福相”
      10月5日,市区兴源西路。一位“和尚”看到穿戴较整齐的行人,拦住便夸“观你面相很有福气”,并送出“护身符”表示收下之后能一年四季维持“福气”,不少行人收下并给了“功德钱”。
 个案四:拦轿车强行化缘
      12月14日,市区永福路附近。一辆黑色轿车启动准备开走,两名“和尚”上前拦住,敲开车窗后便扔进一红色帖子,并向车主要价50元,直到车主付钱后才从窗户里探出身子。
个案五:不给钱不走人
      12月17日,市郊一家汽车修理厂。两位“和尚”走进来派发黄色的小帖子,向店主表示接受了之后会带来好运,并事先说好不收钱。店主拿过小帖子之后,“和尚”便开价180元,店主起初不想给,两“和尚”耍狠摆出“不给钱就不走人”的态势,被纠缠无奈店主只能掏钱了事。

警方接到8起报警投诉

      18日上午,记者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今年以来该中心已接到8起报警投诉,集中反映“和尚”借化缘行骗问题,金额从几元到近百元不等。由于涉及金额较小,警方发现后大多对“和尚”进行了口头警告。市公安局宣传科工作人员表示,市民要提防“和尚”以派发“公德帖”、“护身符”为手段,设立陷阱,表示可以驱邪捉鬼、化钱消灾,干起诈骗的勾当。
      记者采访了解到,“和尚”化缘的地域有从市区向县城扩散的趋势。12月16日,网名“紫金流浪汉”的网友在紫金论坛发帖,称近期紫金街头出现不少“和尚”,在大街小巷要钱。并怀疑那和尚是普通人假扮的。网友们在跟帖中都对“和尚”的真实性表示怀疑,呼吁不要同这些人搭话。

化缘须遵循自愿原则

      市民族宗教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出家人”化缘是很和善的,并遵循自愿原则,施舍人给多给少都会很高兴。“明码开价多少钱,或者强行索要,是违反出家人戒律的,有这种行为的和尚或尼姑都是假的,群众最好不要搭理,若遇到纠缠即报警处理。”
      记者从网上查询得知,全国各地均有假和尚出现,不少地方对此进行了打击和整治,一些寺庙还曾成立“僧人打假队”,协助打假。采访中有市民表示,假冒僧尼利用迷信到处招摇撞骗,不仅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益,损害了宗教教职人员的社会形象,还影响我市的精神文明建设,希望有关部门进行整治,还社会一个清静的环境。    本报记者 叶能军 /文



相关热词搜索:和尚


上一篇:市区一家新开张娱乐场隔音效果差噪音扰民 被责令整改
下一篇:幼儿园未征得家长同意就“主动”给孩子们制作个性挂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