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峥嵘岁月(四)
惊险的警卫生涯
冯运胜:梅州兴宁人,20出头就离开家乡,不辞辛劳跑到龙川投奔革命,主要负责警卫工作,是粤赣湘边纵队队员,今年82岁。
冯运胜说,因为可以陪在首长身边,所以做警卫工作令战友们羡慕,但是因为要确保首长的安全,所以警卫要有过硬的本领、胆识、快速反应能力,这又不是一般战士可以做到的。
有一次,他送首长到司令部开会。回来时正是中午,太阳热辣辣的,他就让首长打伞遮挡阳光。当他们经过一块四周空旷开阔的地带时,突然头顶响起了飞机声,他立即让首长躲到安全的地方。但首长说:“还没看到飞机的影子就慌成这样啦,还打什么仗?”话没说完,敌机就已经来到头项上。当时老百姓很少用伞,凡能用伞的多是领导人物,所以敌机看有人打着伞就往伞的方向射来一串子弹,但没打着。躲藏已经来不及了,他用力推倒首长,然后抢过首长的伞就往前猛跑,这时敌机就追着他“哒哒”的一阵狂扫,然后就飞走了。他说:“要不是当时我运气好,我早就牺牲了。敌机走后,我一看,伞被打了两个窟窿,而我却完好无损。”
解放初,他被提拔为副班长并随部队到了惠州。当时司令部驻扎在惠州的中山公园。有一天晚上,他和战友一起值岗。特务为了探虚实,时不时扔小石块到部队的岗哨周围。他立即把这一情况向班长报告。班长要他提高警惕,不要上当。于是他沉着镇定,打起十二分精神,最后平安无事。第二天,部队根据其值班反映的情况加强了周围的警戒。因为他平时工作认真、机智勇敢,所以在其工作中,从没出现过失误。
本报记者 谢雨望
上一篇:校园幽默
下一篇:“山区教师提升项目”签协议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