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移民新村里有新鲜事 村民拟建文化展览室记录创业史

当地村干部说,将把移民村里散落的可反映移民生活的物品好好利用起来。

      这些天,东源漳溪乡鹊田移民新村曹威林家的庭院里,几株桂花开得正欢,每天清早打开门,都会闻到浓浓的清香,空气里整天弥漫着一股甜蜜的味道。“我们家现在四季常绿,生活就像花儿一样甜。”曹威林说。
      现在的移民新村,又是一年春来到。远远望去,移民新村每家每户都掩映在红花绿树之中。走进移民新村,你都会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不为别的,就因为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自然和谐。

我市首个“移民记”

      在鹊田移民新村村头,一块方形石碑显得很是醒目。这石碑上面记载着移民来到鹊田创业的一段史实。“1958年,国家选址于河源新丰江下游兴建大型水电站,建水电站必筑大坝,而筑大坝必令水涨成一平湖矣,缘此,库区内之民众需迁于各地,离故土,重创新业也。”这就是鹊田移民记。据悉,这是我市目前第一个移民记。
      来到村办公楼,门口一副大红对联仍然醒目,“科学规划创发展,文明建设新农村”,横批“和谐社会”。在村办公楼的北侧,两个老屋很是惹眼,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规模仍然宏大。
      今年83岁的老党员曹水木出任当年的第一任队长。他说,当时,刚从库区迁过来,条件很艰苦,上无片瓦,只好搭个草棚子来容身,以后有钱了大伙儿合伙建起了老屋,住进去了10户人家,以后又建起了中屋,住了6户人家。全村都是从这两个老屋里走出去的。
      历经五十多年的创业,如今,移民新村已是今非昔比,家家盖起了楼房。在村里外出乡贤的支持下,村里建起了建筑面积达130平方米的办公楼,建起了标准的篮球场和文化广场。今年春节农家书屋也落成了。书屋里藏书有10多种,达1.7万册。
      今年春节期间,不少因移民搬迁而远离家乡的移民们,还趁春节期间从外地赶回老家过年,只为一睹新村的迷人风采。一位乡贤在参观新村后深情地写下“移民新村月月进步,年年发展”。

拟建移民文化展览室

      在鹊田移民新村,现在村民家家盖楼房,曾经盛极一时的两个老屋也渐渐沉寂了下来。当地村干部说,今年时逢建国六十周年,村里下一步准备对两栋六十年代的老屋进行整修,建全市首个移民历史文化展览室,计划在今年年底建成。
      鹊田移民新村虽只有40多户人家,但目前在外创业有所成就的乡贤就有50多个。曹小东就是其中一个。他说,河源这么大,移民这么多,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这么大的贡献,应该有个移民历史展览室来把这些记录下来,让后人不能忘记前辈们怎么创业的。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展览室展出的物品将以移民历史文化为主题,包括耕作农具、生活用品,以及一些体现移民文化习俗、迁移历史的珍贵图片,将依托现有的移民记、移民文化广场、健身公园,以及移民文化展览室,打造成一个有移民历史文化内涵的主题新村。

本报记者 张涛 文/图






上一篇:两处地下私宰窝点被端 700公斤白板肉“无缘”咱餐桌
下一篇:南粤古村苏家围和兴井村蕴含特色文化等着大家去品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