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护士节有白衣天使说听一声“节日快乐”就很满足
核心提示
5月12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护士节”,人们的目光又一次聚集到了这个高尚的职业上,护理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工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
今年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护理创新”。值此国际护士节到来之际,我们走进源城区人民医院,聆听了3名护士的心声,感受这一职业的魅力。
她们的故事没有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的情节,有的只是一些日积月累的琐碎事。这些事情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当这些小事和时间联系起来,坚持的力量就会使琐碎的事情变得生动起来。
护理工作是平凡而光荣的工作。
蓝玉段:把工作当成事业干
急诊科护士是护理职业中比较特殊的一个岗位,每当刺耳的急救警报声响起,她们就如同听到集结号一般各就各位,开始争分夺秒地工作。24年来,作为源城区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的蓝玉段,已经习惯了这急促而紧张的警报声,习惯了在它响起之后绷紧每一根“战斗”神经和随之而来的紧张工作。
今年46岁的蓝玉段是一个爱笑的人,她的笑容透露着邻家大姐般的亲切和温暖,直视她的眼神你能感受到一种豁达和坦然,这是记者对她的第一印象。从1985年成为一名护士开始,一路走来,蓝玉段感受最深的是,只要你真心付出了,患者最终是能够理解护士的。
护理工作琐碎而单调,有些从业者难免会情绪不稳定,每当年轻的护士出现了情绪波动,蓝玉段总是很体谅和理解,不但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给予帮助,而且还经常找她们聊天,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劝慰对方,获得了护士们的尊重。
蓝玉段认为,护士不仅要有一颗同情心还要有一双灵巧工作的手。她经常组织护士们学习,向她们灌输急救意识、急诊观念,在传帮带教间提高护士们的专业技术和应急应变能力。目前,该院急诊科护士的整体素质不断得到提高,前不久她们的科室已通过市里的评选,并且参与“省级优秀科室”审评。蓝玉段说,当一个人把工作当事业干的时候,就投入了真情,从长年的坚持中也体会到了职业带来的成就感。
陈玉群:一声“节日快乐”就很满足
陈玉群虽然年轻,不过从事护士行业已经9年了,现在她在妇产科上班。“我感觉从事护士这一行业虽然辛苦,有时睡觉都不安稳,不过很充实,也很自豪。”陈玉群这样对记者说。
不单单“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从事每一个行业的人也有一本难念的经”。陈玉群说,护士“难念的经”很多时候是患者对护士的不理解,在目前医患关系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尤甚,就拿在妇产科来说,护士面对的是产妇及其家属,与其他病人不同,一些产妇和其家人对待医护人员的态度有转变的过程。陈玉群告诉记者,一般产妇刚到医院,心情都比较紧张、焦躁,连带着就对医护人员产生不满情绪,甚至是怀疑、责怪的心态。当孩子出世后,这时产妇和家属对他们的态度就比较和善了,常常是一连串的感谢,有时还会给她们送来水果和花篮。
每当这个时候,陈玉群和同事们并不会把之前的不快放在心上。她对记者说,每看到一个新生儿健健康康地出世,内心便会有一种强烈的震撼。这个时候,从事这一行业的自豪感与满足感也就会从心底油然而生。
“现在很多市民都不知道护士节是哪一天,去年5月12日,有个住院的病人跟我们说了一声‘节日快乐’,那一刻,我就觉得十分满足。”陈玉群说,也许是这种工作被理解、认同的经历,才让她觉得“痛”并“快乐”着。
邹文雅:从事护士职业从未后悔
把一个刚下班、正准备休息的护士叫过来接受采访,记者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邹文雅显然并不在意,性格开朗的她微笑着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虽然年纪不大,不过说起自己的工作时,邹文雅感触颇多。她告诉记者,急诊科作为处理突发病情的科室,来急诊的患者和家属心里肯定比其他时候就诊更着急,难免带有情绪,而且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急诊就应该立即对患者进行治疗,根本不应该等。但实际情况是,遇到人多时,等待是必然的,此时病人和家属就会吵起来,要求会很苛刻。邹文雅认为,遇到这种情况,自己就要换位思考,除了耐心地解释还是耐心地解释,紧记“病人不一定是对的,但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真理。
护士的生活没有规律,长期处于倒班的时空中,也没有固定的节假日,因为每逢万家团聚的佳节,往往也就是突发事件的高发期,医护人员就要加倍辛勤工作。邹文雅说,她们比其他工作人员更容易衰老,而急诊的紧张更是让人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只要有机会,有人就选择了离开,但邹文雅却表示这个岗位让她学会了很多,包括工作的态度,生活的态度,于是她选择了坚持留下来。“从事这个职业,我没有一丝的后悔。”邹文雅说。
这个工作了6年的护士说,在急诊室,喝农药、吸毒等轻视生命的人也见得不少,每逢这种时候,她总是觉得不忍、惋惜。“看多了生离死别,自己的人生观也发生了变化,总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生命应该以严肃的态度去对待。”邹文雅说。
本报记者 叶能军 黄丹 文/图
上一篇:塑料管里长绿苔
下一篇:77岁博士从南华大学退休回到老家紫金县当起“猪倌”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