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86岁老人退休后效仿陶渊明归园田居种果树养鸡鸭狗

核心提示

      一个86岁的老人没有常见的老年病,从未吃过中西药,听着让人觉得神奇,他就是连平县的“全国健康老人”何镜辉。接受记者采访时,老人还担心我们不相信他身体如此硬朗,特意把体检表拿出来给我们看。他说,他身体的各个器官和机能一切正常,连常见的高血压都与他无关,一生从未住过院,小病小痛也少见,即使感冒发烧也很快便自愈了。
      这样一位老人是如何保持身心健康的呢?日前,本报记者分享了他的人生积累、养身心得。

86岁高龄的何镜辉舞起双刀来依然强健有力。

舞刀亮嗓:修身

     老人出生于1923年正月初四,虽年岁已高,但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手脚灵活,骑自行车能负载几十斤,舞刀弄剑架势十足,唱起歌来高亢深远。
     左右各拜一下,老人拿起双刀,左右开劈,上下跳跃,落地平稳,转身灵活,边舞刀边呐喊,动作强健有力,声音气势十足,一气呵成。一套舞刀动作下来,大概一分钟,时间不长,但使的暗劲很讲技巧,老人说这就是他健身的“秘笈”之一。15岁时,老人进入醒狮会舞狮,学会了舞双刀。从那时开始,70年如一日,他雷打不动坚持每天锻炼。因为年纪越来越大,铁刀太重,现今老人用的双刀,是自己动手制作的木刀。老人小心翼翼地把木刀收进袋子放好,足见他对舞刀的热爱,这可是陪伴他几十年的“革命感情”啊。
      说起“革命感情”,老人提到了唱歌。他说,1952年他凭一曲《吕梁礼赞》入选兴梅军分区文工团,因为种种原因,他放弃了到文工团,来到连平县中学当了一名音乐老师。记者询问可否现场来两句,老人饶有兴致地唱开了,一连唱了四首还意犹未尽,又表演了歌剧。人老艺不老,老人演唱时神情专注,浑厚的男高音响彻整个老年活动中心,表演更是妙趣横生,几十年前的老歌,他仍一字不忘,唱作俱佳让大伙惊叹不已。连平县老年体育协会黄大欢主席说,老人退休后还在老年协会里教老年朋友唱歌,积极参加文艺演出和比赛,“我唱《吕梁礼赞》时获得了老年歌唱比赛二等奖,奖了我一个水壶”,对这些收获,老人记得倍清,他说,唱歌也是他的乐趣所在,“嗓子一亮开,烦恼全跑光”。

舞文弄墨:养性

     在老年活动中心,记者见到了老人的几个学生,其中谢文娟今年60多岁了,也是一名老教师。据介绍,老人在校教书时除了教音乐,还担美术课。老人拿出一本画册,指着其中一幅画说:“这在2002年参加中华老人诗文书画大赛获得三等奖”。退休之后,老人寄情书画,信手拈来就是一张。他的字、画苍劲有力,受大伙好评,对老人来说,这是他闲暇之余的雅兴。
      除了书画,老人还喜欢写诗词。别人是写回忆录,他则出版了一本诗词集《归航唱晚》,“我把自己人生经历的一些事情写成诗词,也是留作纪念回忆”,老人其中的一首诗还被收录入《现代梅兰菊竹诗词选》。何镜辉告诉记者,他是退休后才开始学写诗词,他说:“人慢慢变老了,有时也像个小孩,总希望能争取更大进步。”

归园田居:颐养

      老人的亲戚有个农场,老人退休后归园田居,生活作息有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每天6点起床,中午睡1个小时,晚上9点睡觉,吃饭以素食为主,四季用冷水洗脸,天热冲冷水澡。
      “我每天在果场散步,穿梭于不同果树之间,欣赏各种不同的风景。”老人说,果场有30多亩,除了种有青枣、杨桃、番石榴、贡柑等各种水果外,还养有鸡鸭狗。老人平时坚持劳动,喂鸡狗、淋菜、浇花,悠闲享受农家日子。他说,衰老是必然的,只是快慢不同,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质、处世态度,常参加体育锻炼,对衰老便有明显的延缓作用。
本报记者 谢素德
见习记者 黄   斯



相关热词搜索:健康老人


上一篇:流动测速的种种“怪异”情况已经令许多司机“顶唔顺”
下一篇:高三学生们高考前团团围住上完课的老师送上鲜花谢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