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为争取村道硬化建设优惠政策 村委会牌子迁到村民家

【核心提示】
    因村委会本身就位于国道边,2008年市委、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完成95个行政村共600公里的村道硬底化建设的“攻坚战”打响之时,连平县上坪镇东阳村失去了一次升级改造村民“脱贫路”的机会。2008年年底,当我市村道硬底化建设圆满完成之后,失落的东阳村村民“醒悟”了,为了争取村道硬底化建设的优惠政策,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村委会从国道边内迁到交通不便、办公条件简陋的民居中。

村委会内迁迁址的动因之谜

    按理说,东阳村的交通还算便利,因为村委会就位于105国道边。6月24日下午,记者从连平县城乘坐中巴前往上坪镇东阳村,约30分钟的路程后,就到达目的地。一下车,记者就看到与国道仅有数十米距离的东阳村村委会漂亮的2层办公大楼

    让记者感到纳闷的是,当地村委会干部却告诉记者,村委会已从这里迁走了。坐上摩托车,在一条凸凹不平、积水随处可见的狭窄的小道上颠簸几分钟后,我们看到一栋平房,让人再次感到纳闷的是,这栋和乡间民居并无二致的平房的大门前,竟也挂着东阳村村委会的牌子。
    放着交通便利的2层十六七个房间的办公楼不用,将村委会内迁到交通不便仅有六七间房的民居,东阳村村委会究竟有什么样的苦衷?
    一位村委会的干部告诉记者,在2008年的全市村道硬底化建设中,因东阳村村委会位于105国道旁,失去了改造升级该村大多数村民出村的一条主要道路的机会;在村民的强烈要求下,村委会不得以出此下策,于今年6月20日内迁至现在的办公地点,希望能争取到上级政府部门的优惠政策,升级改造关系到大多数村民出行的“脱贫路”。  
    这位村委会干部很失望地说,当初,村道硬底化建设所针对的是行政村未通水泥路的情况,东阳村村委会虽然位于国道边,但大多数村民出行所依赖的村道并不在建设范围之内,因此,东阳村并未从村道硬化建设中享受到实惠。

泥泞的“脱贫路”

    这天,刚下过一场阵雨,谢雨标站在泥泞的村道上,望着路旁果园里即将成熟的鹰嘴水蜜桃犯愁:如果蜜桃成熟的日子里,仍是阴雨天气,怎样才能及时地将这些蜜桃运上国道去出售,而不是大批烂在果园里。
    今年41岁的谢雨标是东阳村红星自然村村民,家中有个大果园,种有数百颗桃树,果园里,还有一个养着近百头猪的养殖场。每年的雨季,尤其是水蜜桃丰收上市的时节,是谢雨标最头痛的时候。谢雨标的果园和养殖场离105国道约3公里,而这3公里的村道除1公里较为平坦并铺有砂石外,其余部分都是紧挨山体或水渠、稻田的泥路,还有不少陡坡,一到雨天,到处是泥水,低洼的部分甚至被冲毁,基本上通不了车。
    “这个月,村道紧挨水渠的那一段就被毁坏了四五次,车都出不去。”谢雨标指着自家那辆停在果园旁的小四轮农用车说。
    谢雨标告诉记者,每年自家果园都有大批蜜桃因雨天道路泥泞来不及运出去烂在果园里。去年7月,阴雨连绵,村道被毁坏,谢雨标不得不高价雇人挑运蜜桃,由于几乎每户村民家中多多少扫都种有蜜桃,一时难以雇请到充足的人手。因此,尽管他花费数千元钱雇人挑运蜜桃,但仍有五六千斤的蜜桃白白烂在果园。
    看到整条一到雨天就成泥路的村道就犯愁的,不仅仅只有谢雨标。当地村委会干部介绍,东阳村大约有三百多户村民种有蜜桃,一般的果园都有近百颗果树,而那条村道就是连接这些果园的“脱贫路”;村民们都期盼这条村道能够升级改造为平坦结实的水泥路。   

村道硬底化中的“盲点”?

    东阳村所遭遇的处境,在我市并非个例。据了解,因村委会位于国道、省道、县道,而未在村道硬底化建设中享受到真正的实惠和优惠政策的行政村,在我市不在少数。
    据连平县交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世纪初,我市展开“公路大会战”,为了实现村村通,对村道建设都给予资金支持。为了使村道上水平,2003年省交通厅又要求通往行政村的公路硬底化,并按每公里补助15万元的标准给予资金支持。2006年我市为加快村道硬底化建设的进度,提出市县分别按每公里补助3万元的标准,作为行政村道硬底化配套资金,其余部分,由村民自筹。在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去年,我市的村道硬底化工作全部完成。因为连平县国道、省道、县道较多,以前为了交通方便,不少行政村建在公路旁边,而因为按照上级的规定,村村通的村道只是从镇上通到行政村的路段,所以村委会靠近公路边的行政村就没有享受到省市县所给予的政策优惠。
    市交通局一相关科室负责人则告诉记者,已接到东阳村申请改造1.5公里自然村村道的报告,目前已向省交通部门提出了申请,正在等待批复。如果村民积极性高,可以让村民自筹一部分资金些,如果确实筹不出,市交通局同志建议该村可以筑牢路基,先用一下铺泥沙路面,以后有这方面的政策时再进行硬底化。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全市范围内,和东阳村面临同样处境的行政村不下100个。对于东阳村为争取政策优惠将村委会办公地点内迁的做法,这位负责人表示,将村委会办公地点迁到村中心地带,并希望以此争取到享受村道硬底化的资金支持,这个想法和用心可以理解;但是,因为现在的行政村地址都已经作好了标记,不是想变就变的,加上现在硬底化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所以想通过改变办公地址争取资金支持的做法,是行不通的。
    对于这部分在村道硬底化建设中没有享受到政策优惠的行政村,各级政府和交通部门也在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如果行政村内的自然村村道所牵涉的村民较多,而且这些村道已具备路基宽4.5米的条件,行政村可通过镇政府向当地交通部门提出立项,然后由市交通局统一向省里申请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


    本报记者 周焕 谢雨望 文/图



相关热词搜索:交通


上一篇:打开QQ一位“网友”开门见山就说借钱 原是骗局一场
下一篇:广东首批居家治疗甲流患者全部康复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