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男子上演“3簧戏”诈骗 两市民贪利“兑换”外币被骗
日前,从龙川警方传来消息,4名涉嫌利用对换外币诈骗的嫌疑人被警方刑事拘留。据了解, 这伙犯罪嫌疑人开着两辆汽车,兵分两路寻找诈骗目标,锁定目标后,又以团队作战“演3簧戏”的方式实施诈骗,频频得手。8月25日,龙川警方成功打掉该诈骗犯罪团伙,4名诈骗嫌疑人被全部抓获案,破获诈骗案10多起。
外币对换有赚头,两市民贪利被骗
记者从龙川警方获悉,: 6月17日上午,受害人邓某行走在龙川县城东风路口时,一辆白色的轿车在他身边停下,一名40多岁、讲客家话的A男子向他问路人。邓某经过一番解释后,对方还是不明白,并请求他带路,出于好心,邓某便上了车。在车上,一男子甘某贵称自己出了交通事故,身上没有这么多人民币,只有外币,要朋友出钱帮忙。
到达目的地后,骗子的另一同伙男子罗某东现身了,他告诉甘某贵,说他要找的人不在。当了解到甘某贵手中有外币想换成人民币处理交通事故时,罗某东非常热情,称自己有个朋友是县城农村信用社主任,可以帮忙兑换。于是,3人驱车前往该信用社。
到了某信用社,罗某东和邓某前去找“该信用社“主任”,而甘某贵在车中等候。过了一会儿,身穿信用社制服、操客家话口音的男子许某华走了出来,自称姓是该信用社“主任”。 在罗某东的引荐下,甘某贵从身上拿出一些外币,许某华看。许某华看过后用专业人士的口吻说:“这种外币在银行兑换是一比六点,非正当手续兑换是一比五点二。”这时,罗某东假装有些心动,偷偷把邓某拉到一边说,不如我们各自拿钱,用一比五点二把甘某贵手中的外币买过来,再与“刘主任”一比六点兑换,从中赚取差价,邓某心动,便答应了。的甘某贵又称自己家人出车祸,急着钱用,便答应可以把这些外币按规定的兑换比例兑换给他们。事主邓某用从自己的银行卡中取出2万元交给了甘某后,换成一叠外币,然后去找“主任”,而罗东则称在车上守住甘某。邓某进了信用社,“主任”却不见了。当他返回原地时才傻了眼,甘某、罗某也不见了。邓某马上到公安机关报案。
无独有偶, 7月4日,另一受害人陈某也在在该县城被该团伙骗去15万元。
警方周密布控, 4嫌疑儿悉数落网
县城市民频频被骗,公安机关压力行政管理。为尽快破案,龙川方专门召开案情研讨会,并成立专案组。经民警初步侦查掌握,该伙犯罪嫌疑人均是客家口音,由三四人组成,两起作案手段、方法相同。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侦查,民警确定在龙川活动的一伙韶关翁源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8月25日下午,在市公安局和源城区公安分局的大力协助下,民警采取抓捕行动,在市区某酒店成功将甘某贵、罗某东、许某华(男,均为韶关翁源县人)、余某锦(男,英德市人)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当场缴获小轿车2辆、假车牌5套、银行卡7张。
经审讯,4人对利用外币对换进行诈骗的事实供认不讳。据供述,从2003年开始,4人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套路和分工,以秘鲁币兑换人民币的形式先后在河源、梅州、五华、肇庆等地疯狂作案,诈骗他人钱财高达50万元。作案时,他们开着两部车在路上伺机寻找目标,谁先寻找了目标就按照事先的分工,4个人演绎不同的角色,通过外币对换的方式实施诈骗。
目前,4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案件的审理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之中。
本报记者 刁城帮 通讯员 李燕南 邹俊贤 文/图
相关链接(以下内容为河源新闻信息网补加)
谨防“兑换外币”骗局
以“兑换外币”为幌子的街头诈骗活动是一种高智商犯罪,以团伙作案居多,作案人员少则二人,多则三、五人。骗子们精于表演,善于伪装,同伙之间配合默契,手法老道。据警方统计,此类诈骗活动约占全部诈骗案件的10%左右,它具有成功率高、涉案金额大、流动性强等特点。
银行门外唱“双簧” 银行门外,是此类诈骗活动骗子们经常出没的场所。猎取目标后,团伙成员之一(多为女性)手持一迭外币(均为作废的外国币种或冥币)谎称亲人“遭遇车祸”或“家中受灾”,急需兑换一笔人民币现金,以骗取被害人同情,并利用被害人贪小便宜的心理,伺机下套。当被害人犹豫不决时,团伙另一成员便适时以伪装银行工作人员(有时亦为路人)身份出现,声称此币如何值钱,以及国家牌价与黑市兑换价如何悬殊云云,以诱骗被害人上钩。同伙第三人此时便大声起哄,极力表示愿意全数“吃下”等等见被害人似有心动之意,持币人便装出一副“好心肠”模样,假惺惺地说“我跟这位大叔(大妈)先说好了的!我要跟他(她)换。”被害人见此情 状,多深信不疑。成千乃至上万的巨款,便这样落入了贼人的囊中。
上门“采购”藏祸心 此类骗术是“兑换外币”骗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骗子们多穿着体面、气宇轩昂,出入豪华宾馆、酒家,一付“老板”作派。作案时,骗子甲先选好一处个体经商业主(如体育用品店、古玩店、精品店、时装店等),以采买货物为名,诡称欲从店家采购数量较大的一批货物,以引诱店家上钩。一番巧如舌簧的鼓噪之后,店家便真以为来了大主顾,自然趋之若骛。当日或数日后,骗子甲便以签合同为由,将被害人引入其入住的宾馆“商谈”合作事宜。此时,同伙成员乙适时敲门而入,故作与甲厮熟状,声称手中有一笔外币要出手。两人就此“讨价还价”,演起了“双簧”,最终以低于国家牌价的“可观”汇率“成交”。骗子的“对手戏”,自然是演给被害人看的。一番表演之后,见被害人似有心动之态,骗子甲便对被害人说“兄弟,我身上没带那么多钱,不如你先借我,到时我连同货款一并还你。当然,我决不会亏待你,借你的钱到时我还会再加上若干利息。”被害人见举手之劳,便有如此好处,自然不胜欢喜,随后便带上骗子们上银行取款。赃款到手后,骗子们往往寻机脱身,溜之乎也,让被害人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警方提示
兑换外币上银行 此类诈骗活动所使用的币种,以作废的秘鲁币、新加坡币、旧民国币以及冥币等为多。黑市兑换外币属违法行为,且毫无保障。因此,警方提醒市民,兑换外币应前往正规的银行网点兑换,一者安全,二来不会出现假币,于公于私都有百利而无一害。
识破骗子障眼法 此类骗术其实毫无高明之处,其之所以容易让人上当受骗,一为“哭穷”,博取同情;二为大面值“外币”,诱发贪欲。因此,警方提醒市民,同情心固属中华传统美德,但太过随意、用情过滥,便容易误入陷阱。对待有大面值的所谓“灾民”、“老板”切不可轻易相信,对骗子手中花花绿绿的“外币”,在一时难以辨识的情况下,以及时避开为好,见情有可疑,不妨及时报告警方,以利警方对此类诈骗活动的打击。
上一篇:又到季节更替时 各大服装卖场打折声一片 纷纷“跳水”
下一篇:孩子24小时泡网吧
相关阅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