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寨下正村一古巷里10户人家有10位寿星 引起央视关注
阅读提示:
和平林寨下正村有一对“百岁”夫妇,俩两人年龄加起来已有201岁。虽然已经年老,但他们身体矫健,丈夫不戴眼镜能读书看报,妻子穿针引线动作娴熟;他们乐于助人,邻居有困难或上门求助的,都给予帮助;他们心态平和,衣食不奢华,常吃粗粮杂粮蔬菜少吃肉,夫妻间恩恩爱爱度过近80载春秋。
出身富贵怠于功名
日前,记者来到下正村,见到了陈华昌夫妻俩。看着他们矫健的身体,简直不相信他们会是百岁耆英。当他们拿出放在箱旮旯里那本泛黄的户口本时,记者看到,上面清楚地印着:户主陈华昌,1909年11月4日出生,差两个月就满100岁;配偶黄年英,1908年9月17日生,差十几天就满101岁,俩两人的年龄加起来已有201岁。
看到记者,黄年英还当场表演起补衣服的针线活,那穿针引线时娴熟的动作丝毫看不出她已是年满百岁的老人;将近百的陈华昌也不甘“示弱”,当场给记者读起了报纸。夫妻俩的视力都很好,看东西从来不用戴眼镜。
陈华昌出生在林寨下正四角楼富户家庭,年少聪慧,勤勉好学,因怠于功名,随父在林寨街市经商,开设“珍利”茶行。虽家业昌隆,但陈家仍勤俭守志,为避水患和匪盗之扰,陈家建起四角楼“锡庆第”。
夫唱妻随80个春秋
黄年英很健谈,。她告诉记者,在她还不懂事的时候,就被卖给了别人做童养媳。后来“小丈夫”(是指买家的儿子)死了,她也就离开了那个家。20岁左右时,经媒人介绍,她嫁给了陈华昌。说起嫁人这件事,黄年英现在还“耿耿于怀”。当初别人介绍说,陈华昌读过书,有文化又有工作。谁想嫁给他后,才发现他没有工作的,黄年英觉得被“骗”了。虽然如此,夫妻俩仍然夫唱妻随,和和睦睦过了近80八十年的岁月。
在采访中,村里人都说,夫妻俩从来都把帮助别人看成是自己的事,一直有着乐观、积极的心态。1964年夏季的一天,天气异常闷热。陈华昌感到不对劲,觉得可能会发生水灾,于是动员大家搬到高处避一避,但没有人听他的。到天亮时,村里己成一片泽国。陈华昌扎起一条木排,撑着接人到他那地势较高的“锡庆楼第”避难。
在阁楼里,夫妻俩做饭给避难的乡亲们吃。毕竟人太多了,家里不多的米也吃完了,除了小孩,大人都饿着肚子。幸好水位很快下降了,上级也派飞机投放了救许多命干粮,他们才躲过灾难。村民一直都非常感谢陈华昌夫妇的救命之恩。
长寿之人比比皆是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在下正村,长寿之人比比皆是,单上石街古巷的十多户人家中寿星就有:伍运珍96岁、陈希明93岁、梁筹97岁、黄来英94岁、陈推许92岁、邹乙87岁、陈李骚83岁、陈振雄87岁、陈罗清88岁、陈添福82岁。
日前,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了解到这一情况,感到很惊奇。分析认为,这里出现那么多的寿星,可能是因为这里古色古风景、秀丽如画、空气清新、环境干爽,非常适合居住,民风纯朴、村民和谐相处,其乐融融;村民凡事看得开,与世无争;古村文化娱乐多,大家常聚一起讲故事、唱粤剧、唱山歌,无烦无忧快乐多多;;衣食不奢华,常吃粗粮杂粮蔬菜。更重要的是,这里的夫妻都很恩爱,家庭族也很和睦,老人心中少烦恼,自然健康长寿。
本报记者 张涛 罗军
特约记者 陈仰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