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槎城公交如何“华丽转身”?

核心提示: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 城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张,城乡居民出行频率的日益增加,人们对覆盖面广、优质便捷的公交服务的需求日益迫切。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公交系统因存在不少突出问题而饱受市民诟病。8 月31 日发布的《河源市区公交线路及车型调整公示》,让槎城市民眼前一亮,而市区公交系统的建设,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前景。万众瞩目中,槎城公交即将“华丽转身”。

图片说明:市区现有的公交车已不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要。

规划方案 明年3月亮相

      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市区公交线路和车型的调整,将充分考虑市民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就市区的公交线网规划,我市还将邀请有资质的机构组成课题组进行编制。日前,省交通咨询服务中心就此拟定了初步工作方案。

①制定近中远三期规划

      课题组将对市区公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通过与类似城市的对比,找到我市公交发展的差距,研究制定具有河源特色的并适度超前的城市公交线网规划方案、公交站点规划方案及运力发展规划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同时提出可行的政策建议和措施保障,确保规划方案的顺利实施。

      根据工作方案,课题组将对市区公交线网进行近、中、远三期规划。其中近期为2009—2012 年,中期为2012—2015 年,远期为 2015—2020 年。建设与我市未来 10 年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扩张相适应、与其他运输方式相协调、布局合理、覆盖面广、装备先进、管理科学、服务优质、运行流畅的公交客运服务体系。为市区居民及商务、旅游、休闲人士创造安全、经济、方便、环保、舒适、快捷的出行环境与优质服务。

②方案明年3月底前提交

      公交线网规划课题组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访谈等形式摸清城区公交和农村客运市场现状, 掌握城乡居民的出行情况。形成基础情况图、交通基础设施图、客运市场需求图、客运市场供给图,为预测需求和制定规划奠定基础。

      完整的公交线网规划定稿将在明年3 月底前提交,以便于明年5 月起对市区公交线路进行优化调整。

③春节前招标确定经营权

      据悉,我市将从引入竞争机制和加强管理等方面入手,从根本上改善公交服务质量。据了解,预计在春节前通过招投标等方式,确定新的市区公交线路经营权,而且经营权将会分授至少两家企业,引入竞争机制。同时,市政府还将出台公交管理新规定,严格公交车运营企业监管和考核,优胜劣汰。

公交调整引市民热议

      昨天上午,记者见到市交通局道路运输管理科科长郑政明时,他正忙着搜集、整理市民对于此次市区公交车线路及车型调整的意见和建议。据郑政明介绍,自8 月31 日《河源市区公交线路及车型调整公示》发布以来, 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话、电邮、书信、传真等形式建言献策。此外,许多市民纷纷通过网络留言的形式建言献策。公交车的升级改造问题,一时成为槎城市民关注的热点话题。

①线路“厚此薄彼”

      对于此次公交线路调整,市民反响最为强烈的是,公交线路规划不合理,老城公交线路密集,而新市区则相对稀疏,有“厚此薄彼”之嫌。

      网友“杨”直言不讳地指出, “线路的设置重老城轻新城,缺乏前瞻性,特别是建设大道以北到客家文化公园一带,很少有公交线路通过。目前作为城市中心的发展区,有越来越多的居民居住,人流量剧增,公交站点及线路设置没有充分考虑。”

      对此,网友“阿明”亦有同感,“老城区已经挤得不可开交,公交线路怎么还是那么紧密;新城这边空空如也,却不见有多少的公交线路。”

      网友“大熊”认为,随着大学城办学规模的扩大,在大学城工作学习的师生及工作人员越来越多,从市区住宅区分布来看,建设大道周边及以北地区人口分布密度越来越大,事实上在大学城工作学习的人群在这一区间的分布密度也越来越大;而原来3 路公交从中山大道—建设大道—东环路的行车路线,是这一带居民唯一可选择的公交线路,但目前已不能满足需求,新方案不但没有对这一难题进行改善,反而还把这一唯一路线取消,让人很是遗憾。

      网友“夏夜”代表新江一路至新丰江电厂片区的居民,恳请在3 路公交的基础上增设到老城和新市区的线路。

      网友“ 源来有我” 则提议,既然将埔前纳入公交线路中来,那也应当将新港、仙塘、临江等与市区紧密相连的城郊地区也统一纳入进来。

      网友“灌水一族”则“强烈建议”增设一条新公交线路,将文化广场、翔丰国际酒店、广晟购物广场、东华路、建设大道、大同路北丁香居、河源市中英文实验学校、永和路口、永福路口、华达北街翡翠明珠路口、河源火车站串联起来,或将其纳入其他公交线路。因为,这一线路可有效连接市区西北部居民区与文化广场、广晟广场一带居民区以及火车站、沿途学校。

      此外,不少网友认为,河源是旅游城市,应当增设旅游观光线路。

②站点分布不合理

      公交站点的设置不尽如人意,不少街区尤其是新市区的居民密集区和中小学校附近没有公交站点。

      网友“河源游子”认为,公交的作用主要是方便市民的出行,希望能考虑在居民密集区附近多设站点,更方便市民的出行。网友“pp” 则建议,在永和路和黄沙大道交界处附近设上落点,以方便到行政商务小区办事的群众。网友“河源打工仔”称,华达北街华盛制衣厂一带人口众多,希望能设置站点。

      不少市民认为,永和路、永福路、建设大道以北到客家文化公园一带,近年来成为新的居民密集区,聚集了众多新楼盘,人口密集度也越来越高,而且靠近客家文化公园,应当在这一带多设站点。

③配套服务应改善

      公交车的相关配套设施和服务质量问题,也是此次市民热议话题之一。

      网友“酷比”建议,新公交车辆要增设语音报站设施,用普通话和河源话两种语音报站,并在车内安装公交电视和视频监控,将现有的公交IC 卡换成“河源通”卡,争取以后逐步在出租车、便利店使用。

      网友“星凉之爱”认为,公交系统改造升级的同时,公交公司应提高司机和售票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尽量使用普通话与乘客交流。

      对于公交车的班次问题,不少网友提议,公交班次尤其是人流量大的公交线路的班次应加密,相隔时间最好控制在10-15分钟内。

      此外,对于公交站点的名称,不少网友指出,许多站点比如龙泉酒店站等已“名存实亡”,应及时更新。

④车身广告需净化

      除对公交车型、颜色等较为热心外,不少市民还对即将登场的新公交车车身广告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与看法。

      网友“星凉之爱”认为,车身的颜色应以蓝色或绿色为主,这样视觉感受较为舒适,如果有可能的话,在车身上印上带有河源客家文化特色的青山绿水的画面,就更好了;另外,新公交车身广告不当有太多商业性广告,而应以公益广告,或者是宣传河源客家文化特色的宣传广告为好。

本报记者 周焕 叶能军 文/图

图片说明:本网站有关报道引来不少跟帖。

 

■言论

好事就要办得更好

      《河源市区公交线路及车型调整公示》经市政府办公室发布后,引起社会的热议。三个多星期以来,市民通过电话、传真、书面材料及网上留言等形式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其中仅网上留言就达200 多条。公交调整方案引起民众的火爆热议,应在决策者的意料之中。公交调整公示引起民众的积极参与,既体现了民意的分量,也反映出了市委市政府在公共管理上的民本意识。

      记者在浏览市民网上留言时看到,围绕公交线路调整方案,市民站在各自的角度众说纷纭。车型、途经线路、行车密度乃至票价等等,都是市民关注和反映的内容,代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

      有网友还提出,担心公示只是走过场,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会被采纳。令人欣慰的是,从 “公仆信箱”中的回复中,上至市委书记下至交通部门负责人明确表示,对于市民的“草根”言论及利益诉求,都将作为最终决策的参考材料和重要依据,从而促使公交调整更科学、更合理、惠及于民。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扩大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空间,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事实上,任何一项公共服务决策,只要充分地听取民意、吸纳民意,让民意成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样的决策就能成为群众的一种自觉行动。而且,群众的参与热情一旦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就能汇聚成一种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就我市公交调整公示来说,不管哪种意见,市民你一言我一语,其中便蕴含着市民关心城市公交发展的满腔热情,代表着市民一颗颗火热的心。

      公交调整是便民利民的好事实事,方案公示吸引市民参与,好事将办得更好。

   本网站相关报道详见:http://www.hynews.org/news/2009/0830/article_6418.html






上一篇:一抢劫贩毒犯罪团伙被警方剿灭 抢劫贩毒还砍他人手指
下一篇:河源火车站安检升级 进站乘客口袋里的东西也需要检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