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创卫惠民效果显现 流动摊档有“家”了道路顺畅了
临时安置点正在加紧建设。
现场直击 流动摊位进市场
过去,在长安街靠近华达街路段上,天还没亮就有许多菜贩来此沿街设摊,但现在,这样的情景已不复存在。本月8 日早上,记者来到长安街,只见整条机动车道上看不到一个菜贩,这些菜贩被暂时安置到该路段两边的空地上,街道也变得整洁有序了。
记者看到,菜贩聚集区域的各类蔬菜、肉类统统整合归类,且顺着划定的界限排列分布,秩序井然。
新风路与永福路交叉口处的菜场也一样有变化,原本零散地分布在街边的菜贩,现在也尽量不占道经营了,距离不远的新风路北东源盐业仓库旁有一座可接纳110 个摊位的过渡性市场,正处于施工收尾阶段。本月12 号,新风路与永福路段的摊位将引入该过渡性市场中去。
另外,记者从市场物业管理处了解到,朱门亭马路市场的临时安置点也已经于上个月下旬完成施工,可安置50 多个摊位,截至目前,已经有22 个摊位在这里安置下来。文昌路马路市场的临时安置点也已经于近期建好,可安置摊位85 个,市场物业管理处正在对摊位安置问题进行规划。东华路马路市场的临时安置点现在正在加紧施工,建成后,可安置新风路及其附近市场的摊位100 多个。这四个马路市场的临时安置点都将会在本周内投入使用,占道经营有望解决。
措施得当 “堵”“疏”结合见效果
很长一段时间里,市区各大马路市场占道经营、乱摆乱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周边卫生环境及道路交通安全,省暗访组曾于上个月中旬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了两天的暗访,指出应该重点整治。
据调查,市区马路市场主要位于新兴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究其形成原因,可分成两类:一类是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新兴居住地人丁兴旺,但该区域没有市场,从而促成了马路市场的形成;另一类是附近有市场,但摊贩不进场摆卖,而是在附近占道经营,并形成一定规模,这类马路市场的形成主要是管理不善造成。
为了抢抓时间加紧对马路市场的整治,我市明确提出解决马路市场的过渡性方案,即采取“堵”与 “疏”相结合的措施,一方面坚决取缔马路市场,另一方面引导摊贩进市场经营,对周边没有市场或市场正在建设当中的马路市场,则采用搭建过渡性市场规范摆卖。
兴源市场占道经营的水果摊档以及市场内乱摆乱卖的现象一直是“创卫”工作的一大困扰,这一 “老大难”问题也有望于在这个月得到解决。据悉,几十家水果摊档计划分流到兴源市场一楼南北两侧临时经营,场地现已硬底化。这个月,兴源市场一楼的改造工程将会全面启动,届时,一个专门安置兴源市场摊贩的临时过渡市场也会同步投入使用。
黄子洞、朱门亭、太阳升等附近的马路市场均将关闭,所有摊贩将进市场内摆卖。
至于临时市场安置的费用问题,市场物业管理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摊贩在引入到过渡市场以后,市场物业管理处会向他们按月收取一定的物业管理费和卫生费,没有其它的搭配收费项目。
通过一个个临时安置点的设立,卫生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摊贩也有了正式谋生的场所,良好的交通、市容环境等得到了恢复,管理也更加规范,取得了共赢的局面。
民情反馈 整顿马路市场好
马路市场的整治立刻引起了市民的议论,不少市民由衷地感叹环境整洁了、道路顺畅了、心情也舒畅了。
在长安街,一位市民谈到马路市场的疏导时高兴地说:“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沿路叫卖的小贩都争着把摊子朝路中间摆,行人、车辆、摊贩混在一起,路别提有多难走了。现在路面空了出来,交通也就顺畅了。而且现在摊点也正规了,不再放在地上,卫生状况也提升了一个档次,我们买东西也觉得放心。”
“规范马路市场是政府为我们做的实实在在的一件好事!”摊主老王说,“以前是城管来赶我们,我们很不情愿,现在好了,有了正规的摊位,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样和城管‘打游击’了。而且现在统一管理更让顾客们放心,生意也好了许多。”
本报记者 俞冰传 见习记者 冷春玲
河源民生论坛网友对我市创卫如何获得长效惠泽平民的建议详见: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2416&extra=page%3D1
市委书记陈建华对河源民生论坛网友热议我市创卫惠民观点的关注,详见:http://gpxx.heyuan.gov.cn/front/jsp/queryMailDetail.jsp?id=bc55e168b16048068294c40c93f431f5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