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法院将实行主动执行机制 权利人遭遇老赖不再头痛
本报讯(记者 周焕 通讯员 雷志平 李冰)收到判决法院裁决文书却因遭遇“老赖”而一时难以顺利实现自己的权利主张,这是让不少当事人头痛的事情。日前,记者从全市法院执行工作座谈会上获悉,明年1 月1 日起,我市法院将全面实行“主动执行”机制。据资深执行法官介绍,主动执行机制将能更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减少相关当事人的诉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主动执行”是指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且已过履行期的裁判文书,在征得权利人同意的前提下,无需当事人申请,由法院主动立案交付执行部门执行,免除当事人申请执行的程序。此前,法院主要是实行“申请执行”机制——权利人赢了官司后,如果遭遇赖账, 需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如在法定期间内权利人未申请执行, 视为其自动放弃自己权利。因此, 经常出现因当事人没有及时申请而错过最佳执行时机, 导致裁判文书无法执行。
而实施“主动执行”机制,免除了权利人一系列繁琐手续,减轻了权利人的诉讼成本,最大限度避免生效裁判文书无法执行情况的发生。据先行试点的源城区法院介绍, 今年7 月至11 月份,该院试行“主动执行”工作机制以来,呈现出“四个上升” “两个减少”的特点,即受理执行案件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 个百分点,查控财产标的额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5 个百分点,达成和解执行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30 个百分点,完全执结到位案件数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2 个百分点;执行投诉率从6%减少至1%, 执行周期从平均145天减少至60天。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