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我市投10亿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本报讯(记者 谢素德 冷春玲) 昨日,我市正式启动了全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据悉,这次改革是多年来我市历项改革中,资金投入最大的一次改革。经初步测算,未来3 年,全市各级财政需要投入医改资金10 亿元左右,是我市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这次改革具有明确的时间要求、财力支持要求和达标效果的要求。按照中央和省的统一部署,医药卫生体制要在2009 年展开,用3 年的时间完成。现在,2009 年已经进入尾声,这标志着我市要用2 年的时间来完成3 年的改革任务,是一项意义重大,难度也特别大的改革。为此,各相关部门不能把这项改革看成纯粹的业务部门的工作,而是要当作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来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上去承担和支持医改的任务,统筹推进,协力完成。

       市长刘小华在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领域长期以来积累了不少矛盾,医药卫生工作尤其是一些体制性问题还是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有的甚至意见还比较大。比如,基本药物制度不完善,导致城乡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普遍存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全市城乡居民仍有20 万人左右没有纳入医疗保障;城乡和区域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市区和县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市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突出表现。因此,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经成为全市人民群众的心声,成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结合我市实际,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建中表示,这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义重大,与以往的医改都不一样。以往的改革都是医疗卫生体系内部的改革,也就是所谓的“闭门改革”,而这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转变到向全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上来,找到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症结所在和解决的办法,是“开门改革”。

       昨日的医改动员大会还发布了《河源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 年)》(征求意见稿)。

新医改五项改革措施

       新医改将集中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具体包括五项措施。

       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2010 年底参保率达到90%以上,2011 年底达到95%以上;新农合2010年参保率达到98%以上。

       二是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2010 年起,在以省为单位进行集中采购的基础上,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使用及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年内全面完成全市未达标的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形成乡镇卫生院与县级医院布局合理,资源互补的格局。

       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到2011年,农村地区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50%,城市地区建档率达到70%;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达到人均20元以上。

       五是稳妥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加快发展民营医疗机构。鼓励社会资源投资办医,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设医疗保健门诊部(诊所)。力争用3 年左右的时间,使民营医疗机构实际床位、门诊量分别达到全市总量的15% 左右。

新医改将给百姓带来六大实惠

       期待已久的新医改,将给河源的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对于群众的种种疑问,6 位与医改密切相关的部门一把手昨天结合我市医改方案,逐一介绍情况,透露接下来要做好的重点工作。新医改将给百姓带来六大实惠

医保报销比例大幅提高

       市民认为:看病贵,关键是老百姓没有医保或医保报销水平太低,自费看病比例太高。要缓解看病贵,首先要实现基本医疗全民覆盖,逐步提高报销水平。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朱蔚蔚表示,为逐步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标准和保障水平,增强制度的普惠性和吸引力,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我市将逐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的报销比例。今年,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提高到不低于80%和55%。明年,城镇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要提高到不低于65%。

       此外,我市将进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今年,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25 万元和5 万元,2010 年要进一步提高到30 万元和8 万元;全面实施城镇居民医保普通门诊统筹。各县区要坚持低水平起步,将城镇居民常见病、多发病门诊医疗费用纳入支付范围,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受益面,增强政策普惠性和吸引力;拓展职工医保个人账户使用功能。允许将个人账户延伸为家庭账户,供全体家庭成员使用,将个人账户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到疫苗接种、健康体检以及中医“治未病”;积极探索医疗保险城乡统筹。逐步构建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统一管理、可转换衔接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

医疗机构服务水平提高

       为解决“看病难”问题,我市又将会出台哪些新政策呢?

       市卫生局局长张新才说,解决“看病难”问题,除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还要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3 年内,将选派1000 名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疗保险定点药店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的培训,分别招聘100 名左右医学院校毕业生和执业医师到乡镇卫生院工作。力争用3 年左右的时间,使乡镇卫生院技术骨干达到大专以上学历,80%临床医疗服务人员具备执业(助理) 医师资格,80%以上的乡村医生取得中专以上学历,30%以上的乡村医生取得大专以上学历或具备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深化医改的重点、难点所在。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努力方向主要是管办分开的实现形式,明晰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建立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改革医药补医机制,将公立医院补偿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为主;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享,促进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同质化;加快民营医疗机构发展,力争到2011 年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实际床位数、门诊量分别达到总量的15%左右。

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

       市民认为:药价虚高,与中间流通环节层层加码有关,更与医院“以药养医” 的机制有关。要切实降低药价,就必须推动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建立药事服务费、调整医疗服务收费结构。

       市物价局局长谢雄鹰指出,要大胆探索将公立医疗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推进医药分开,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谢雄鹰还透露,在控制药品价格方面,我市将建立药价分类制度,鼓励优质廉价药品的使用,运用价格杠杆鼓励自主研发创新药品。此外,要采取最高限价方式,逐步把目前临床常用、对群众影响较大的处方药纳入政府定价范围,切实将部分虚高的药价降下来,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按国家和省确定的基本药物品种,我市将按照“有升有降有维持”的原则,结合省规定的最高限价,合理制定我市药物规格品种的最高限价,合理控制基本药物流通环节加价率,科学制定基本药物“阳光采购”的统一采购价和配送费用。

药物使用更有保障

       市民认为:“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得到缓解了,药价也降下来了,那药物安全能否得到保障呢?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叶平尧表示,此次医改,将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安全监管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保证基本药物供应和合理使用,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叶平尧透露,到2011 年,我市要通过强化基本药物的生产经营监管和分类管理,实行基本药物抽验全覆盖,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巩固提高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水平,要通过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全市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按规定配备基本药物,努力保证人民群众对基本药物的可及性;要通过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加强对基本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监测,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

医疗机构网点多

       市民认为:要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完善的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是前提。那么,推进医改,我市将如何使全市城乡居民不出社区、乡村就能够得到比较便捷、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呢?

       市发改局局长黄敏表示,发改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认真抓好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编制上报国家的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中,目前已安排和平县人民医院、东源县中医院 2 个县级医院,龙川县麻布岗等13 个中心乡镇卫生院,源城区源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16 个项目。三年内每个县至少有一所县级医院,所有乡镇卫生院、农村卫生站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到2011 年,要实现每个行政村有村卫生站、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街道全覆盖。

       此外,市发改部门协调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关配套文件,推动医改试点工作,选择部分综合试点县、镇作为领导小组的直接联系点,及时跟踪分析试点工作进展情况。实惠四实惠五医疗机构网点多药物使用更有保障

基本医保有保障

       市民认为:为了全力支持医改,市财政已经对今明两年的支出结构做出了调整,今后也将按照医改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改革为中心,继续投入资金支持医改。10 个亿的资金不是一个小数目,这笔钱将怎么花呢?

       市财政局局长梁国华表示,今后三年,全市各级财政应当把新增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支持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城市社区卫生和基本医疗保障。在近期,就有几项医改资金即将落实,这部分资金一方面要用于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一部分用于六大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为15 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农村改厕改水等,还有一部分资金将用于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另外,为了确保资金投入到位、监管到位、使用到位,全市各级财政将加强财政资金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采取行政、财政、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开展全过程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群众和媒体的监督。






上一篇:因为跟学生发生纠纷 一少年回家拿了刀冲出去想打架
下一篇:河职院40名学子将亲手设计的“机器人”推到竞赛现场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