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民在街头贴了一张招聘广告 被人上门收走500块钱
小唐展示贴出去的广告和拿到的收据。
市民小唐上周遇见一件“蹊跷”的事情,因为在街头贴了一张招聘广告,被人上门收走了500 块钱。难道遇到骗子?越想越不对劲的他,前天向派出所报案。在警方的帮助下,他最终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陌生人上门收费
小唐家住市区黄子洞,是一家网络游戏公司河源地区的推广负责人。上周五,因为业务需要,他将两份手写的招聘启事先后张贴在市区华达北街和高新区美平工业城附近的创卫信息栏里。
周六上午9 时多,一名男子打来电话说,想应聘“网游推广员”的工作,并询问了小唐的具体位置。由于急着招人,小唐便约他们到家里见面。20 分钟后,打电话的人说到了,小唐便出门去接。
小唐告诉记者,一见面来人就把他叫上了一辆越野车,车上有3 个穿着黑色制服的人,坐在后排的中年男子很快拿出一张广告,问是不是他贴的。小唐一看,正是自己前一天贴出去的广告。来人告诉他,这些广告不能乱贴,要贴的话要找他们,交了手续费后由他们代为张贴。而小唐立即表示自己不清楚有这样的程序,以后不会再张贴了。但来人说不行,并告诉他交500 元钱把手续补办好了就没事,不然就得跟他们去“办公室”。
小唐回忆说,就在自己犹豫的时候,坐在车子副驾驶位置上的人告诉他, 如果去了“ 办公室”,可以罚他2000 元钱。小唐称,一听到这话,自己有些担心了,随即表示身上没有钱,对方便跟着他一起到了他家里。由于父母都是外来工,家里一时也拿不出钱来。最后,小唐的母亲找人借了 500块钱,交给了对方。
来人在收到钱以后,给小唐开了张收据,并在收据上留下电话号码,并告诉他,以后可以在信息栏贴广告了,只要打个电话,就有人上门服务,一个月内有效。
疑受骗报警求助
3 人开车离去时,小唐才发现他们的车是粤L牌照。这时,他也想起由于紧张,忘记问明对方的身份了。
随后两天,小唐两次按收据背后留着的电话打过去,结果固定电话没人接,手机号码关机。小唐越想越不对劲,朋友也告诉他可能被人骗了,并将他的经历发在市区一论坛上。
前日上午,在朋友的帮助下,小唐联系到本报记者,希望能帮他讨个说法。小唐告诉记者,他原以为创卫信息栏就是为了防止有人乱贴小广告才设立的,没想到莫名其妙损失了500 块钱。记者看到,收据上盖有“源城区信息广告栏管理组财务专用章”字样的章子,经手人处写着一个“王”字,背面留了两个电话号码。
在记者的建议下,小唐到源西派出所报了警。民警查询了收据上的固定电话,显示是私人电话,而收据上的单位,因一时找不到地方无法核实。这时,小唐想起“应聘者”打过电话来。便照着打过去,谁知道对方说正要找小唐呢,也告诉了他地址。
收费无政策依据
当天上午11 时,在民警的帮助下,小唐在老城南堤路的一个巷子里,找到了源城区信息广告栏管理小组的办公场所。而小唐一眼认出了该小组的负责人就是“应聘者”之一。记者在没有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与小唐和民警一起进入了负责人办公室。而这名负责人否认了小唐所说的“罚款” 一事,并向民警表示,信息栏由他们管理,小唐贴的广告单张面积太大,收取500 块钱只是履行正常的手续,这个钱没有罚款的意思,而是在随后的一个月里给小唐提供相应的广告张贴服务。
该负责人还拿出一份“价目表”来,上面印有张贴多少面积的小广告收取多少费用的表格,其下还有一行类似业务介绍的文字。该负责人表示,小唐当天没有表示不需要这种服务,他们便按程序补收了费用,如果小唐当场表示不需要的话,他们只会就他乱张贴的行为给予警告。
那么这种收费有没有政策依据、有没有物价部门的批准呢?该负责人表示,暂时还没有正式的规定和物价部门的许可。
款项将全额退回
小唐当场表示,自己不需要这种服务,希望能拿回这500 块钱。这名负责人表示,退钱可以,但小唐必须先把朋友在网上发表的关于此事的帖子删掉,因为那个帖子失实,至于什么时候退钱,还要请示领导。
当天下午, 记者费了番周折,得知这个信息广告栏管理小组隶属于源城区环卫局。该局一副局长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这些创卫信息栏有防止街头小广告乱张贴的功能,也可以给有需要者提供有偿的信息张贴服务,降低信息栏维护成本,但不会强制性收费。记者将小唐一事告知了他,他并未发表看法。
昨日,记者发稿时获悉,当事双方已经约定好退钱的时间和地点。本报记者 张安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