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实施方案的公示
河组公字[2009]5号
根据《关于河源市选拔培养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后备干部实施办法》(河委办发[2008]11号),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县区党政领导班子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市委决定,采取公开推荐的方式,在全市范围内选拔一批副县处级后备干部。现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经市委常委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公示。
一、选拔范围和数量
在全市范围内公开推荐选拔50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
二、资格条件
推荐对象应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1、能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解放思想,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作风扎实,实践工作经验丰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群众公认,廉洁自律,推动科学发展和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较强;
2、任正科职级满3年以上;
3、年龄在50周岁以下(1959年1月31日后出生);
4、应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
5、身体健康。
计算任职时间和学历截止到2009年1月31日。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列为推荐对象:
1、2005年以来受到党纪政纪法纪处分者;
2、2005年以来年度考核有不称职或基本称职者;
3、2005年以来被县处级以上单位通报批评者。
2008年公选入围的50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不再参加此次公开推荐选拔。
三、选拔程序
这次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包括民主推荐、会议票决、资格审核、人机对话、面试、组织考察等环节。具体程序如下:
1、推荐预告。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在民主推荐前,应在本县区、本单位进行推荐预告,公布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的名额、资格、条件、要求、程序和方法等。推荐人选名额:各县区各推荐10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其中每个县乡镇占4个名额,源城区街道办(镇、场)占3个名额;市直副处级机关、事业单位(不含中央、省驻河源单位,下同)各推荐1名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市直正处级以上机关、事业单位按各单位领导职数(按编委核定数)50%的比例推荐出副县处级后备干部人选(名额0.5个的按1个计算)。
2、民主推荐。各县区召开全委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按推荐名额的1:2的比例进行差额推荐。市直各单位召开民主推荐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民主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人员,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有关规定的范围确定,一般为本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和下属单位主要领导,单位人数超过100人的可由中层以上干部参加。推荐时,发放符合资格条件的干部名册供与会人员参考。
3、会议票决。各县区委召开常委会,集体讨论研究,并对差额人选按2:1的比例进行会议票决,产生本县区的后备干部人选。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根据民主推荐的得票情况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经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市直单位后备干部人选要征求市分管领导的意见,市直有主管部门的副处级单位后备干部人选须征求主管部门意见),召开专题会议,集体讨论研究,并对推荐人选进行会议票决,产生本单位的后备干部人选。
4、上报人选。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以党委(党组)的名义将后备干部人选名单上报市委组织部。上报后备干部人选的材料包括:关于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的报告、推荐后备干部人选名册、推荐后备干部人选情况登记表、推荐后备干部人选近三年的主要表现情况及会议推荐情况汇总表、会议票决情况汇总表、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
5、资格审核。市委组织部对各县区各单位推荐的后备干部人选进行资格审核。
6、人机对话。市委组织部组织通过资格审核的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人与计算机对话,人机对话试题委托省有关专业部门负责命题,主要测评应试者的判断、分析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应试者通过点击鼠标回答领导干部行为情景测试问题,结束后由计算机按标准答案自动生成百分制成绩。人机对话结束后,根据人机对话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80名后备干部人选进入面试。
未进入面试人选的成绩书面通知其本人,进入面试的人选名单及成绩向社会公布。
7、面试。采取专题演讲方式进行。市委组织部组织80名后备干部人选进行专题演讲。演讲题目委托省有关专业部门负责命题,评委由省直单位领导和高校专家共9人组成。计分采取百分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评委评分分值的平均分为面试得分。80名后备干部人选面试将通过全程视频直播和录像形式向社会公众直播和录播。面试结束后,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50名后备干部考察人选。
未进入组织考察人选的成绩书面通知其本人,进入组织考察的人选名单及成绩向社会公布。
8、组织考察。市委组织部对50名后备干部人选进行组织考察,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干部群众意见。对于干部群众意见较大、反映问题较多的人选,经核实,不列为后备干部人选。空缺名额采取递补方式进行考察。经组织考察后,市委组织部对考察人选进行讨论,提出50名后备干部建议人选。
9、确定人选。市委组织部向市委常委会汇报50名后备干部建议人选的会议推荐、会议票决、人机对话、面试和组织考察等情况,由市委常委会议讨论确定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名单。
10、公示。市委组织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名单,公示期为七天。如在公示期间有群众反映的,由市委组织部派人进行了解、核实。对于干部群众意见较大、反映问题较多的人选,经核实,不列为后备干部;反映问题比较突出或有明显线索,但一时无法查清的,暂不列为后备干部。
四、时间安排
这次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工作从2009年 2月中旬启动,至2009年4月底结束。
各县区各单位应根据时间要求,做好后备干部人选推荐工作,并于2009年3月5日前将推荐后备干部人选的相关材料上报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
五、组织领导和纪律要求
(一)加强领导。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工作在市委领导下进行,市委成立公开推荐选拔副县处级后备干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此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监督组,办公室设在市委组织部,负责具体工作;监督组设在市纪委(监察局),负责监督工作。
(二)精心组织。各县区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严格按照程序做好后备干部人选的推荐工作,严格把好资格条件审核关、民主推荐关、会议票决关和材料上报关。
(三)严肃纪律。公推工作要严格遵守干部人事工作纪律,自觉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纪检监察机关和社会舆论等方面的监督,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的干扰。对在公开推荐选拔后备干部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行为,要予以严肃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主要领导责任。
公示时间3天,欢迎广大干部群众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请在公示规定时间内直接向市委组织部反映,联系电话:3327868,也可以用书面形式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个人名义反映的要签署个人真实姓名,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本单位印章,邮寄至市委组织部干部二科。
中共河源市委组织部
2009年1月16日
上一篇:文明和谐交通倡议书
下一篇:关于组织开展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业自律工作的通知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