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嫁接技术在蔬菜栽培中的应用
一、嫁接的含义
嫁接就是将植物的枝或芽连接到另一植物的适当部位,使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技术。例如,我们将凉瓜的幼苗嫁接到黑籽南瓜的幼苗上,使凉瓜的幼苗接受黑籽南瓜根的营养,长成一株凉瓜秧,这种方法就叫嫁接。这个枝或苗叫接穗,带原根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也就是说,砧木构成嫁接植株的地下部分,接穗构成地上部分。
二、蔬菜嫁接的优点
在蔬菜栽培中应用嫁接技术,可以使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体现以下优点:
1、提高蔬菜产量。野生蔬菜的根系强大,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增强,能更好地满足地上部分生长的需要。因此,嫁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由于根系生长旺盛,能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使植株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早衰,延长茄果类蔬菜的采收期。
2、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利用砧木优良的耐低温能力,通过嫁接还可以增强蔬菜植株的抗寒性。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的耐低温能力主要决定于根系。以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为例,黄瓜不耐低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较窄,低于10OC则易受冷害;而黑籽南瓜可忍耐8-10OC低温,嫁接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性。生产实践表明,嫁接确实能提高黄瓜、苦瓜、西瓜等蔬菜的抗寒性。由于多数砧木来自野生或半野生蔬菜,除具有抗寒性的特点外,有些砧木还具有耐酸、耐盐碱、抗旱、耐热、耐湿的特点。
3、增强蔬菜的抗病力。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相对紧缺,蔬菜的连作日益频繁,使蔬菜的土传性病害越来越严重。如瓜类的枯萎病,茄子的黄萎病、枯萎病,番茄的青枯病等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而目前对土传性病害还没有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如能选用抗病力强的材料或品种作砧木嫁接蔬菜,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利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以提高蔬菜作物对多种土壤传播病害的抗性,这是蔬菜嫁接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利用蔬菜嫁接的方法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顺应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
三、蔬菜嫁接栽培现状
嫁接技术早就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的繁殖、育种和栽培,而以果树和观赏树木等木本植物为主,在作为草本植物的蔬菜上的应用则比较少。随着嫁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番茄、茄子、黄瓜、苦瓜、西瓜等蔬菜抗病、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早在50年代,日本、荷兰等国家已将嫁接技术应用到蔬菜生产上。据资料显示,1990年日本西瓜、黄瓜、甜瓜、番茄和茄子栽培面积中有59%是嫁接栽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黄瓜生产中应用嫁接技术,80年代嫁接栽培技术逐步完善与配套,已发展到西瓜、茄子、番茄等蔬菜上,并且,嫁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嫁接成活的原理及过程
植物受伤后,由于创伤刺激,伤口周围能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嫁接就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再生能力这一特性,切削接穗和砧木的一部分,使二者切面紧密接合在一起,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输导组织,上下连通砧木和接穗,使二者结合为一个新的植物体进行共生生活。
嫁接后砧木与接穗的愈合过程,根据接合部位组织变化特征,可分为接合期、愈合期、融合期、成活期4个过程。
1、接合期 砧木、接穗切面组织机械结合,形成接触层。接触层是砧木和接穗切面上一些被切坏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的沉积。此期结合部位组织结构未发生任何变化,适宜条件下,此期只需24小时。
2、愈合期 在砧木与接穗切削面内侧,薄壁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并彼此靠近,砧穗间细胞开始水分和养分的渗透交流,直到接触层开始消失之前,此期需2-3天。
3、融合期 砧、穗间愈伤组织旺盛分裂增殖,接触层逐渐消失,砧、穗间愈伤组织紧密连接,难以区分,至砧、穗新生维管束开始分化之前,需3-4天。
4、成活期 砧、穗愈伤组织中发生新生维管束,彼此连接贯通,实现真正的共生生活。嫁接后一般经8-10天可达到成活期。
五、蔬菜嫁接的注意事项
1、嫁接时除有关用具要注意消毒外,还要保持嫁接场所的干净、整洁。秧苗应小心轻放,不要沾上泥土,特别是接口部位,若有泥土,应用清水洗净后再嫁接。
2、冬春寒冷季节,最好选晴天早晨嫁接,早晨空气湿度大,不易萎蔫,接后幼苗经历中午的温暖条件,有利于接口愈合。若在阴冷天气或冷空气到来之前嫁接,则温度低,影响成活。夏天最好选阴天或傍晚嫁接,以免幼苗萎蔫。
六、蔬菜嫁接技术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我们的社会不断步入现代化,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而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大的今天,蔬菜嫁接技术肯定会不断发展、成熟,从而对蔬菜产量的提高以及蔬菜栽培技术的完善产生很大的作用。
嫁接就是将植物的枝或芽连接到另一植物的适当部位,使二者结合成一个新的植物体的技术。例如,我们将凉瓜的幼苗嫁接到黑籽南瓜的幼苗上,使凉瓜的幼苗接受黑籽南瓜根的营养,长成一株凉瓜秧,这种方法就叫嫁接。这个枝或苗叫接穗,带原根承受接穗的植株叫砧木。也就是说,砧木构成嫁接植株的地下部分,接穗构成地上部分。
二、蔬菜嫁接的优点
在蔬菜栽培中应用嫁接技术,可以使蔬菜在生产过程中体现以下优点:
1、提高蔬菜产量。野生蔬菜的根系强大,根系的吸收能力和合成能力增强,能更好地满足地上部分生长的需要。因此,嫁接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由于根系生长旺盛,能更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使植株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早衰,延长茄果类蔬菜的采收期。
2、提高蔬菜的抗逆性。利用砧木优良的耐低温能力,通过嫁接还可以增强蔬菜植株的抗寒性。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植物的耐低温能力主要决定于根系。以黄瓜与黑籽南瓜嫁接为例,黄瓜不耐低温,生长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较窄,低于10OC则易受冷害;而黑籽南瓜可忍耐8-10OC低温,嫁接后仍然保持了这一特性。生产实践表明,嫁接确实能提高黄瓜、苦瓜、西瓜等蔬菜的抗寒性。由于多数砧木来自野生或半野生蔬菜,除具有抗寒性的特点外,有些砧木还具有耐酸、耐盐碱、抗旱、耐热、耐湿的特点。
3、增强蔬菜的抗病力。随着蔬菜生产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相对紧缺,蔬菜的连作日益频繁,使蔬菜的土传性病害越来越严重。如瓜类的枯萎病,茄子的黄萎病、枯萎病,番茄的青枯病等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发展。而目前对土传性病害还没有防治效果较好的化学农药,如能选用抗病力强的材料或品种作砧木嫁接蔬菜,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利用抗病砧木进行嫁接以提高蔬菜作物对多种土壤传播病害的抗性,这是蔬菜嫁接的主要目的。
近年来,随着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农药的使用种类和施用量都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利用蔬菜嫁接的方法可减少农药的施用量,顺应了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的要求。
三、蔬菜嫁接栽培现状
嫁接技术早就广泛应用于园艺植物的繁殖、育种和栽培,而以果树和观赏树木等木本植物为主,在作为草本植物的蔬菜上的应用则比较少。随着嫁接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发展成为番茄、茄子、黄瓜、苦瓜、西瓜等蔬菜抗病、早熟、丰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早在50年代,日本、荷兰等国家已将嫁接技术应用到蔬菜生产上。据资料显示,1990年日本西瓜、黄瓜、甜瓜、番茄和茄子栽培面积中有59%是嫁接栽培。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黄瓜生产中应用嫁接技术,80年代嫁接栽培技术逐步完善与配套,已发展到西瓜、茄子、番茄等蔬菜上,并且,嫁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嫁接成活的原理及过程
植物受伤后,由于创伤刺激,伤口周围能迅速形成愈伤组织,促进伤口愈合。嫁接就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再生能力这一特性,切削接穗和砧木的一部分,使二者切面紧密接合在一起,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输导组织,上下连通砧木和接穗,使二者结合为一个新的植物体进行共生生活。
嫁接后砧木与接穗的愈合过程,根据接合部位组织变化特征,可分为接合期、愈合期、融合期、成活期4个过程。
1、接合期 砧木、接穗切面组织机械结合,形成接触层。接触层是砧木和接穗切面上一些被切坏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容物的沉积。此期结合部位组织结构未发生任何变化,适宜条件下,此期只需24小时。
2、愈合期 在砧木与接穗切削面内侧,薄壁细胞分裂,产生愈伤组织,并彼此靠近,砧穗间细胞开始水分和养分的渗透交流,直到接触层开始消失之前,此期需2-3天。
3、融合期 砧、穗间愈伤组织旺盛分裂增殖,接触层逐渐消失,砧、穗间愈伤组织紧密连接,难以区分,至砧、穗新生维管束开始分化之前,需3-4天。
4、成活期 砧、穗愈伤组织中发生新生维管束,彼此连接贯通,实现真正的共生生活。嫁接后一般经8-10天可达到成活期。
五、蔬菜嫁接的注意事项
1、嫁接时除有关用具要注意消毒外,还要保持嫁接场所的干净、整洁。秧苗应小心轻放,不要沾上泥土,特别是接口部位,若有泥土,应用清水洗净后再嫁接。
2、冬春寒冷季节,最好选晴天早晨嫁接,早晨空气湿度大,不易萎蔫,接后幼苗经历中午的温暖条件,有利于接口愈合。若在阴冷天气或冷空气到来之前嫁接,则温度低,影响成活。夏天最好选阴天或傍晚嫁接,以免幼苗萎蔫。
六、蔬菜嫁接技术前景展望
综上所述,随着我们的社会不断步入现代化,土地资源相对紧缺而蔬菜需求量不断增大的今天,蔬菜嫁接技术肯定会不断发展、成熟,从而对蔬菜产量的提高以及蔬菜栽培技术的完善产生很大的作用。
上一篇: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下一篇:怎样在数学课堂中运用研究性学习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