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如何做好九年级的数学复习工作

      每年的六月十九日就是初中生的中考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有效地做好数学的复习工作,使得学生在中考中发挥出最佳水平呢?本人在此谈几点看法。
      一、了解命题趋势,把握复习方向。老师们要认真研读《考试大纲》,研究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掌握中考信息和命题动向。我们发现,易、中、难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7∶2∶1左右,即容易题及中等难度的题占中考数学总分数的90%,即108分,这是非常宝贵的分数,要力求拿下。因此复习阶段应强化中、低档题的巩固训练,限时训练,以提高同学们解题的速度和应对策略,保证解题的准确性。
      二、九年级的数学备课小组成员要注重工作的分工与合作,注重每一次集体备课的质量和效果。每次集体备课前,每人都要作好精心准备,备一星期的内容,备典型例题,备本章节知识点可能出现的不同题型,备本章节的考点,备难点,备学生易错的知识点,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轮流着每次由一个教师作主要发言,其他教师补充。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教师做到在复习时“胸有成竹” ,目的明确,方向清楚!
      三、在落实复习计划时要求各教师做到:①复习时注意回归课本,要挖掘课本基础知识,突出课本例题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和应用。很多例题是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如把水坝横断面转化为梯形的面积问题,把喷泉转化成抛物线的涵数问题,把景点门票转化成最优化问题等等。②基础知识全面系统地复习,并全面检索学生的知识系统,紧抓薄弱点,有针对性地做专门的训练,掌握最重要的知识,达到熟练的程度。如解方程,无论是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分式方程,求它们的解都要非常熟练,因为如果这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就直接影响到解应用题和求涵数解析式及所有与末知数有关的问题。③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并把关键的知识点或重要规律设计成填空形式或表格形式,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如几种方程的概念可设计成填空题的形式,不同涵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设计成表格的形式串联起来,帮助学生理解。④对照重点内容,归类整理学生在做习题、试卷时的易错点易错题,重做错题,做好再纠错工作。如抛物线的平移问题,一般先转化成顶点式,然后根据条件到底是加还是减,很多同学搞不清;计算时的运算符号问题;完全平方的漏项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漏根问题等都是易错的地方。⑤注重方法的积累:如求面积找底高;求涵数的交点坐标用方程组;证切线时“连半径证垂直或是作垂线证半径”;解决运动过程中数学问题的方法等等。让学生解一道题在方法上有收获,有一点新的认识,不能只是熟练。⑥增长见识,注意那些背景新、方法新,知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近几年较有代表性的“运动与几何”中由点或线或面的运动探索图形的变化,包括了平移、旋转、翻折等;还有最值与定值问题;格点问题及探求最优化方案等都是较新而又有代表性的。⑦不做偏、怪题。立足中低档题,突破较难题,发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同时,教师要对学生作好复习方法和考试方法的指导。①在复习阶段养成扎实打牢基础,总结解题过程的良好习惯,尽可能做到复习到哪个知识点,就过关哪个知识点。②解题时注意自己的解题速度,审题要慢,思维要全,下笔要准,答题要快。③总结考试经验。做题前要确定适合自己的难易排序,考试中要灵活取舍,大胆放弃。要保证解题过程严密、规范、完整,尽量避免几何证明中的“跳步”、代数解题中的“漏缺”等现象,确保会的得全分,不完全会的多得几分。④建立错题档案,发现不足,及时纠正、弥补、完善。
      总之,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师生能做到抓基础,抓重点,树立信心,扎实地复习好每一个知识点,并进行中考前的适应性训练。这样,相信能有效地提升应考能力。




上一篇:浅谈语文课的导入设计
下一篇:对中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些看法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