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利用英语教学中错误的价值
Goethe曾经这样说:“在彻底掌握所有知识之前,没有什么可以被完全掌握(Nothing is fully learnt until everything is fully learnt)。”也就是说,任何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错误的产生是外语学习中的必然现象。在英语教学中,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为了赶时间等,经常回避错误,使学生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暴露和纠正,结果还是错误连连。产生错误的因素很多,既关乎学生的“学”,也关乎教师的“教”。因此,教师不应该为纠错而纠错,而应该合理利用好错误中存在的价值,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相应的能力和情感态度。
一、利用错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纠正错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常会出现错误的思维过程。例如,在第一次学习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时,一个学生说全部动词后都是加-s。于是,我就向学生出示小黑板上几个句子:The boy (has/haves) classes at 8:00 every day. Kate usually (watches/watchs) TV in the evening等。然后问他们选择哪一个?据此,我没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学生中大多数都认为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是这样吗?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样特意设置一个“铺垫”,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我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先预习或查资料,第二天再告诉我。利用他们回答中隐藏的错误,启发学生独立去思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正确语言知识的理解,而且促使他们学习更加细心,思考更加深刻、全面,从而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求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所以,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思维,教师可以挖掘错误背后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而不轻易给学生的错误判“死刑”。
在教学中,有时可以将错就错,通过用错误激发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学生的对话背诵,大都是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中。在检查过程中,一些同学出现添字漏字,引起哄堂大笑。据此,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由死记硬背变为创造性的复述,引导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加工、整理、归纳。这样,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就会进行大胆创造,从而促进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开发智力,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运用言语的能力,还拓展了创新思维。
三、 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纠错是为了不犯错,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否定,自我反省”,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巧妙利用,并找出其根源,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已完成的错误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的错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结果进行对比,以获得评错、议错和加强学习验证能力。如讲完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规则后做课堂练习时,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养成学习上反思的习惯,进而促进内化能力。
四、 利用错误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对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搜集、整理。让学生养成记录个人学习错误的习惯。例如,一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I need to buy a milk.”这一错误后,他的笔记这样写道:“我由于没有识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和a的适用场合,所以把milk误以为是可数名词了,原来不可数名词前是不能用a∕an的。”通过对部分学生的尝试,发现通过他们自己记录错误的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反思,对错误的认识将更加透彻,加深印象,有效实现防错的目的,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 利用错误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之后,往往都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产生挫败感。但是,只要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习中的错误是能够反过来培养学生正面情感和态度的。比如,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说“Never mind!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比说“No,wrong! Sit down!”效果肯定好得多。因为前者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和轻松感,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利用学生“犯错”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合作互动。
利用错误的价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绝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尽量利用一切有利途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利用错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启发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分析和纠正错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学习风格。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常会出现错误的思维过程。例如,在第一次学习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时,一个学生说全部动词后都是加-s。于是,我就向学生出示小黑板上几个句子:The boy (has/haves) classes at 8:00 every day. Kate usually (watches/watchs) TV in the evening等。然后问他们选择哪一个?据此,我没让学生马上回答,而是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学生中大多数都认为应用后者。于是,我颇具哲理地启发道:“是这样吗?真理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喔。”这样特意设置一个“铺垫”,激起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因此,我并不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让他们自己回家先预习或查资料,第二天再告诉我。利用他们回答中隐藏的错误,启发学生独立去思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不但加深了学生对正确语言知识的理解,而且促使他们学习更加细心,思考更加深刻、全面,从而培养其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所谓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求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所以,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的思维,教师可以挖掘错误背后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以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而不轻易给学生的错误判“死刑”。
在教学中,有时可以将错就错,通过用错误激发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学生的对话背诵,大都是停留在机械的记忆中。在检查过程中,一些同学出现添字漏字,引起哄堂大笑。据此,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由死记硬背变为创造性的复述,引导学生在把握原文主题、故事发展的基础上对原文内容和形式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加工、整理、归纳。这样,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上,就会进行大胆创造,从而促进语言知识能力的迅速转化,开发智力,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运用言语的能力,还拓展了创新思维。
三、 利用错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纠错是为了不犯错,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否定,自我反省”,从而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反思能力是一个人持续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之一。因此,教师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要巧妙利用,并找出其根源,因势利导,让学生对已完成的错误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性的反思。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的错误。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将自己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结果进行对比,以获得评错、议错和加强学习验证能力。如讲完第三人称单数动词的变化规则后做课堂练习时,故意犯学生可能犯的错误。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又使学生养成学习上反思的习惯,进而促进内化能力。
四、 利用错误培养自我评价能力
对学习中出现的典型错误以及错误产生的原因,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对其进行搜集、整理。让学生养成记录个人学习错误的习惯。例如,一位学生在作业中出现“I need to buy a milk.”这一错误后,他的笔记这样写道:“我由于没有识记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用法和a的适用场合,所以把milk误以为是可数名词了,原来不可数名词前是不能用a∕an的。”通过对部分学生的尝试,发现通过他们自己记录错误的日记,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个更为深刻的反思,对错误的认识将更加透彻,加深印象,有效实现防错的目的,进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 利用错误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学生出现学习错误之后,往往都会出现负面的情绪,产生挫败感。但是,只要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引导,学习中的错误是能够反过来培养学生正面情感和态度的。比如,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说“Never mind!Can you think it over again?”比说“No,wrong! Sit down!”效果肯定好得多。因为前者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不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挫。温暖而有鼓励性的教学气氛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和轻松感,从而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
利用学生“犯错”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和学生之间还可以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合作互动。
利用错误的价值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绝不是孤立发展的,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尽量利用一切有利途径,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上一篇: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初探
下一篇:“检察官送法进校园”活动启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