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浅谈《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对策

      《中国旅游地理》是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为做全陪导游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学习掌握旅游资源整合及路线设计技巧可让学生为做好计调工作做知识准备。这门课对旅游专业的学生非常重要,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吸收。下面我试从学生情况出发探讨教好这门课程的对策。
      一、学生情况分析
      此门课程教学的对象是中专旅游专业二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对一些地理的基本常识已经了解,偏爱有趣及实用的课程。
      学生是否能投入学习主要取决于这课是否有趣。而课能否上得生动有趣,一方面取决于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况。教师自身知识丰富了,才能将知识传给学生,也才有足够的知识装备教师幽默化、生动化的语言;另一方面依赖教学方法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对我们影响巨大,我们一代代都从中学习到了知识,而对于《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来说,多数内容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单依靠传统教学法会显得枯燥,需根据课程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本课所学内容是否实用也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本校采用的课本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旅游地理》。课本知识面广,需144个课时,一般旅游学校(如我校)课时设置为36课时。怎样让学生在短短的36个课时里面学到有用的知识,课本内容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对策
      从学生情况分析可得,教师要教好这门课程,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授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这是人们通常对教师提出的要求。但现在“一桶水”也不够了,得有不断流的活水补充才行。陶行知先生说:“活到老,学到老。”学海无涯, 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学生们,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非同寻常。这就要求教师在不断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的前提下,不断学习,使自己具有源源不断的“活水”。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使课堂学习形象化、趣味化。教学资源的使用以课本为主,借助黑板板书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印象,并借助多媒体、旅游地图、旅游录像视频、旅游专业网站、旅游案例书籍,录制的各地地陪导游讲解词等让学生对课本内容以更加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的形式加以吸收,使学生在“旅游”中了解当地的情况。教学方法应多样化。传统的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讲授法,虽然在以往的课程中显得乏味,但是适当地加上其他教学方法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偶尔在讲授法授课中插入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会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或在近距离可以实现的地区实施参观法、在教学中用PPT演示法展现各地的美丽风光、用旅游录像资料模拟现场旅游等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对旅游地的直感印象;以开展越野比赛、看地图认路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法的过程中趣味地掌握认路等技巧性知识;还可加入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比如陶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千篇一律单个教学方法的学习,运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将会使学生更乐于学习。
      第三、在课本内容的选择上应偏重于实用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最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识,我们在内容的选择上就应该偏重。比如针对学生需通过这门课掌握作为全程陪同导游应掌握学习的知识和计调设计线路时,可加大对线路设计、我省游客常去的省市概况及其主要景点知识等内容的选择,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这些内容的重要性。
       三、总结
      我们应不断努力、认真探讨教好中国旅游地理这门课的对策,并运用于实践中,以求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




上一篇:河源职校——我市第一所“国重”中职学校
下一篇: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教育模式 培养技术型、实用型的人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