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让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倡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边性、动态性。那如何让小学生在语文课中“动”起来呢?
      一、设计开放性课堂提问,为动态形成提供空间
      新课程标准强调:课堂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激发孩子的思考,具有开放性,能引起孩子思考的兴趣。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敢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课堂的每一次提问都具有一定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
      如在进行《荷叶圆圆》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读了这首儿歌,你了解到什么或想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知道荷叶是圆圆的,荷叶是绿绿的。”这是学生从书中了解到的内容;有的学生说:“读了课文,我好像看到小水珠在绿绿的荷叶上,在滚来滚去。”还有的学生说:“为什么荷叶上的小水珠总是圆圆的呀?”学生不同层面的回答,引起了老师深深的思考,是教师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可说,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发挥。
      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的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的,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可以给予肯定或给予引导,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从中得到提高。
      二、找准突破口,创建新课堂,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1.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俗话说:“触景生情”“情以物迁”,“景”“物”都是情境。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求知欲望的前提,恰当的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达到情境认识内外。     
      例如在教《有趣的作业》这篇课时,教师播放《春天在哪里》这首曲子,音乐声中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并拍手打节奏,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接着,教师请学生把自己找到的代表春天的作业拿出来,这下可热闹了!小小野花、嫩嫩的桑叶、小草、画着玉兰花的画,一个小男孩甚至把一只煽动着翅膀的小蜜蜂也带进了课堂,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接着教师让学生走出座位,到同学的课桌前互相欣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仔细观赏,积极讨论,不时地提问或回答别人好奇的问题。然后,教师把主题引到所要学习的课文。因为有前面的感性认识,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致很高,很快学会了生字新词,并学懂了课文。这样一种教学氛围的营造,使学生的心灵产生一种愉悦及学习的冲动。
      2.拓展教学空间,游戏课堂,玩中求学。游戏和表演能调动学生的感官进行感知和表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经常用游戏的形式来上课,把语文知识组织成一个个的小游戏,学生就会感兴趣、爱学。
      例如,在教学“ai、 ei、 ui”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游戏,两名学生边表演打电话边对话:“ui ui ui,我是小ai你是谁?”“ui ui ui,你是小ai我是ei。”通过游戏,学生反复朗读,加强了记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探索全新的教学手段,激活课堂。
      一堂课的导入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对如何导入似乎考虑得很少,其实,一堂课的开头关系到整堂课的效果。
      如教二年级《大自然的语言》时,可以这样开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美丽的大自然居然也有语言,你想听听是什么语言吗?那就请打开书本,自己读读课文找到答案吧!”此刻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读书的浓厚兴趣被激发了,使他们一开始就产生了强烈的探究心理。
      设计开放的思路,激发学生思考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和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答案一定是丰富多彩,一定充满许多“未知”“难料”。教师相机给予肯定,使学生的思想认识从中得到提高。
      三、体验成功,实施激励评价
      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天天有成功,周周有展示”的成功展示活动,专设“成功展示”光荣榜鼓励成功展示优秀者竞登光荣榜,让全体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让学生携带《成功展示卡》回家,给爸爸妈妈进行展示,获得家长的赞赏。让学生都能在自己成功的喜悦中健康成长。





上一篇: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探索
下一篇:奏响英语课堂悠扬的“动”之曲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