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资讯 > 教育 > 阅读新闻

探讨中职生责任心的培养

      【摘要】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若是没有热情,他将一事无成,而热情的基点正是责任心。有无责任心,将决定一个人生活、家庭、工作、学习的成败。”责任心是人对某一具体事物的积极关注和心理投入,它往往外化为对某一负担的承认和对某一任务的积极行为。责任心不仅是一种心理品格,也是一种道德素质和能力要素。作为班主任,能否让学生具有较强的责任心,是能否使所带班级形成良好班集体的关键。
      【关键词】中职生 责任心 培养     
      培养中职生的责任心,是中职学校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针对目前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和心理特点,本人现就目前如何培养好中职生责任心的一些具体做法作如下探讨:
      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促使学生对责任意识的认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以身作则。所以教师若能率先垂范,对学生反映的事都认真妥善地解决,表现出极强的责任心,那么不但能够感化学生,更能令学生肃然起敬,同时会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时刻做出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甚至在要求学生做到之前就做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为人师表,教育才有力量和说服力。
      曾在某流行病毒的高发期,学校组织全校卫生大扫除,也是当时我所带班级的第一次全体总动员。我的做法是,先认真安排学生的劳动任务,然后自己带头到最脏最累的地方——学生宿舍楼梯下。开始时,学生只是在旁边看着。我一声不吭,只是埋头苦干。几分钟后我的衣服全湿了,而此时,学生们也拿上工具积极投入到劳动中。在对学生日常管理的其他事项中,班主任一样也要做好表率。要求学生每天佩戴校章,那么班主任应该先坚持戴好工作牌上课;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应该先到场……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是榜样,表现优秀的学生同样可以树典型,把生动、具体、实在,富有激励性和教育性的典型树立,让他们的事迹在班级中宣传,因为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对做好每件事都增加一份信心和勇气。
      二、 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入手,促使学生责任心的形成
      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是良好学习品质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班主任,要重视课堂教育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用心在每一堂课渗透,时刻让学生清楚“作为一名学生,有责任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作为职校生,很多同学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差,什么事情都要老师督促、检查,而且不一定能达到预期的目标要求。这时候,班主任就应积极让这种状态得到改变。首先要做的是让学生重拾学习信心,所以班主任要花心思发掘学生的优点、多鼓励,让大家觉得还有机会进步。比如现在的中职生书写比较差,我们可以让大家从练习工整的汉字开始,定期检查、比较、表扬,让大家找到乐趣和信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对其他学习习惯要多加指导并要有严格的要求。另外,也要高度重视课外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比如文明礼仪、内务整理等,尽量做到有专门的指导和检查。
      三、以活动为载体,在活动中实践与体验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叶圣陶说:“习惯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培养学生的责任心,班主任要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与体验。如:班主任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等大力宣传养成良好习惯的意义;还可在同学中搜集各类不同的资料,利用班会主题活动,开展喜闻乐见的模拟情景表演,通过学生自编自演自己身边的事体验习惯的好坏,借鉴正确的做法;也可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在游戏中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每个角色的责任与义务。比如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时代之声演讲团团长邹越老师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之《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自己》演讲视频,让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责任;比如组织“体会友谊和分工”为主题的学生室外游戏,让大家体会个人在集体中承担的责任;比如“班级专项承包制度的制定与实施”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体验责任……现实中实实在在的活动,能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和感受责任。
       四、与家长联手,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家长的素质在培养孩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实社会中家长只重视学生智力的培养,不重品行养成,因而孩子容易任性、推卸责任。让家长与班主任携手共进,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可以通过电访、家访、信访、定期召开家长会,让家长参与班集体活动等形式提高家长素质。但是,鉴于中职生的特点,在与家长联系之前要有所准备。孩子处于一个叛逆的时期,自尊心特别强,不能什么事情都跟家长联系。也鉴于很多家长望子成龙之急切心情,应适当地交代家长以鼓励的方式教育孩子,适当地表扬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五、任务分配,责任到人,让学生体验责任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人人岗位责任制”,这就是培养责任心从培养责任行为入手的很好的案例。每个人既是班级的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把班级的各项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同学身上,然后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规范,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当学生有了“一官半职”,就会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绞尽脑汁,付诸行动去干,而且尽职尽责干好,从而激励了学生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实施,养成了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这个方法也借鉴了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细则,把班级日常管理分配到每个个体,让每个学生负责其中的一项任务。因此,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有讲台美容师、校服督查员、校章督察员、卫生角装饰师、窗户护理师等等成员,真正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没有不做事的人,没有没人做的事”,同时也让大家从被动接受管理变成主动参与管理。同样,在举行集体活动的时候也将任务分配到个人,让大家一起来负责。比如全校卫生大扫除,每个人都有负责的区域或任务,每个人也都有监督和被监督的任务。这样的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责任感自然就增强了,班级的管理就更具有活力了。
      中职生责任心的培养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让学生在自己的岗位上感受责任的分量,哪怕只是擦去墙上的脚印,捡起地上的纸片,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都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也要在失责时给予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超越“以自我为中心”,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从而强化自己对他人负责、对周围环境负责的责任心。




上一篇:启动内隐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
下一篇: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