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平一村民河道中挖出“奇怪”木头
河道中挖出的这段木头形状怪异,质地奇特,疑是阴沉木。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 谢雨望)近日,连平县元善镇石龙村的村民刘学能在自家房前的河道中间发现了一段质地奇特的木头。有业内人士认为,其可能是碳化木或更为珍贵的阴沉木。
或已“沉睡”500年
据刘学能介绍,去年12 月24 日他运送垃圾经过家门前的一条小河时,发现河中露出一段木头。这段木头质地坚硬,呈灰黑色,形状奇特。于是,他就动了挖出来看一看的念头,但由于该木头大部分深埋在河道中,而且河中多粘土,一时难以挖掘。刘学能并没有放弃,为了鉴定木头的价值,他请来该县的一名木艺师傅对其进行检验,该木艺师傅称极有可能为珍贵的碳化木。这一发现使刘学能激动起来,于是他请来挖掘机,花了两天时间把这段木头挖出,冲洗干净后,雇了5 个人才把它弄回家。
记者看到,该木长约2 米,直经约0.8 米,从不同角度观察,其形状各异,或像张开四肢的人体,或像鱼、像狗、像企鹅。整棵木皆被碳化,驳下木屑可以写字,字色如墨。据一些内行的人估算,该木在地下埋藏不少于500年。
刘学能说,该木重700 多斤,由于形状奇特,几天来已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观看。但是,其究竟是什么年份的,还有待专家进一步考证。
“怪木”有待鉴定
这段木究竟是不是碳化木,其价值如何?记者就此询问了市收藏家协会会长蒋鸿。蒋鸿表示,该木很可能是碳化木中较为珍贵的阴沉木。
据悉,阴沉木又称乌木,有“东方神木”之称。它是一种“植物化石”,是数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由于山崩、洪灾、地壳运动等自然变化,许多古树被推倒后沉埋于古河床中,为泥沙所掩,被岩石挤压,多种矿物渗透、吸琢,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的高温高压碳化过程,变成的一种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珍贵木材。
据了解,时间长的阴沉木,会明显“碳化”,显现出煤样的黑色,奇谲而神妙。蒋鸿说,阴沉木十分珍贵,民间有“纵有珠宝一箱,不如乌木一方”的说法,我市去年曾在东江河道中发现一棵树龄近1500 年,埋藏时间约3500 年的阴沉木。但是,刘学能发现的这一段木头究竟是不是阴沉木,还需要有关专家进行实物鉴定。
刘学能透露,中山市某机构想购买该木,已经派人收集了该木出土地的泥土标本及其木屑作进一步检测。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38613&extra=page%3D3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