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见光明 市人民医院成功为一百岁老人实施眼科手术
医护人员给老人做检查。
本报讯(记者 朱许龙)在和平县青州镇星和村,提到赖增明老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今年已 101 岁高龄的赖增明一生与当地的赖氏宗祠——“蟹形围”有着割舍不断的情结。几年前,赖增明四处募集资金180 多万元,重修了已有500 年历史的赖氏宗祠。但近一年时间,赖增明老人发现他的双眼渐渐模糊,看不见东西了。几天前,子女们将赖增明老人送到河源市人民医院诊治,经过医生的精心手术,赖增明老人重见光明。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看到赖增明老人正躺在病床上,精神相当好。据眼科主任李仁芳医生介绍,赖增明入院时,耳朵有点背,右眼已模糊1 年多了,左眼也有半年多看不清东西。医院领导得知后非常重视,院长唐国智要求医生尽最大努力让老人重见光明。“实话实说,这样难的手术我还是头一回遇到。”李仁芳说。
难题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由于老人两耳听不清,与他沟通很困难。实施全麻醉后再手术行不行呢?老人年事已高,身体综合情况又不是太好,全麻风险极大。为了让手术顺利进行,李仁芳和同事们费尽了心力。经过细致的评估和周密的术前准备, 1 小时不到,李仁芳成功地为百岁老人摘除右眼白内障,植入人工晶体,进行了复明手术。右眼经过手术后,视力将达到0.6-0.8 左右。左眼将视右眼视力恢复的好坏,再决定是否进行手术。据悉,因赖增明老人年过百岁,经医院领导研究后决定,为他减免了一半手术费用。
据老人的儿子赖勇介绍,父亲读过5 年私塾,性格开朗,身体健康,一生崇文重教。在父亲40 多岁时,母亲由于长年吃野菜得了水肿病故,父亲独自把他们兄弟4 人拉扯大,虽然生活很艰辛,但父亲仍坚持送他们去读书。他们成家立业后,都想把老父亲接到自己家里住,但父亲不同意,就是喜欢住在赖氏宗祠“蟹形围”里。赖勇说: “父亲住在宗祠里,主要是在宗祠旁边有一块菜地,没事就去菜地锄草、浇水。另外,在宗祠前给晚辈们讲‘三国’也是他的一大乐事。”
问到老人的长寿之道时,赖勇说,父亲饮食比较有规律,一天三餐很准时,每餐都要吃点“五花肉”,但每餐饭量非常少。父亲还爱好喝白酒,有色的酒他不喝,几十年如一日。这么多年来,父亲身体一直很健康,很少头疼脑热的,从未住过医院。老人一生牵挂着赖氏宗祠“蟹形围”的重修,现在宗祠修好了,老人心情更加好了。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