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运河源站将不再出售异地票 咱回家之路有麻烦
核心提示
今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和成都铁路局部分管内车站将试行实名制购票。由于春运期间票额紧张,其他车站的车票将被收归各自车站,河源站将不再出售异地票。因为河源站车次较少,在河源工作的大量外省籍人士,回家都需经过广州站、深圳站、惠州站等地中转,这一“试”一“禁”,为需中转乘车的外省籍人士购买火车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河源火车站挤满了准备上车的旅客。本报记者陈双焱谭兴孚摄
事件 车票实名制试行
今年春运期间,广铁集团和成都铁路局部分管内车站将试行实名制购票。节前(2010 年1 月30 日-2 月13 日),从广州等9 个车站出行;节后(2010 年2 月14 日-3 月10 日),从广铁集团的长沙等17 个车站,以及成都铁路局的成都等 11 个车站返回,均须携带有效证件购票。
据媒体报道,春运期间,通过各火车站售票窗口、铁路设立的集中售票处、火车票代售点、电话订票等4 种渠道均可购买广铁集团旗下车站实名制车票。
质疑 真可缓解购票难?
购票实名制一出台,即引起网友热议。
在天涯论坛、腾讯新闻、网易新闻等各大网站,对实名制的讨论持续火热。不少网友对这一制度的推出表示赞赏,他们认为实名购票将有效解决春运期间黄牛党猖獗、一票难求这些老大难问题。但也有一些网友对这一制度表示质疑。
1 月12 日,天涯论坛网友“林大圣”发帖,对实名制的前景表示担忧。
在帖子里,“林大圣”说,“买票难”等问题只是春运期间才会有的现象,平时购买火车票一点都不难,也很少见到“黄牛党”的影子。春运期间“买票难、黄牛狂”的根源是乘客的爆发性增长与有限的运力之间的矛盾,而实名制既不能减少乘客,也不能增加运力。因此,它不仅不能解决买票难的问题,而且会降低售票的效率、提高售票的成本。到了检票的时候就更麻烦了,因为列车停靠的时间非常有限,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里一一核对乘客的身份几乎不可能,在潮水般的乘客面前,“免检”往往成为一种不得已的选择,如此,实名制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网友“林大圣”认为,节前看广州,节后看成都,春运期间的客流本来就是一种非正常的状态,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而这种“非正常流动”又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落后的户籍管理制度,即户籍不能随着工作的流动而流动,从而让很多打工者成了 “候鸟”。“候鸟”少了,春运的客流就不会“爆发”,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买票难”等问题,还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缩小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深化户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担忧 我怎么买票回家?
市民叶先生是海南文昌人,在河源工作了3 年时间,每年春节都从广州站坐火车回家过年。这几天他就开始着手订购回家的车票,但今年的票让他觉得很难买了。
叶先生说,往年能直接在河源站购买异地票,今年春运期间,广州站试行实名制,河源站不再出售广州站的异地车票。也就是说,叶先生要买票回家,需要携带他本人的身份证,提前赶到广州站排队购票。“年底工作很忙,哪里有时间去排队买票啊。”对此,叶先生感到很无奈。
“ 火车票实名制,我们怎么办?”在河源一网络论坛,与叶先生有相同遭遇的网友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
建议 河源加开始发列车
据统计,截至2007 年,我市市区就有15 万流动人口。15 万人大部分来自湖南、江西、四川、河南等地,他们常年在河源工作,春节期间需要乘坐火车回家。作为一个没有始发列车的车站,河源站的旅客发送能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民和外来人口的需要。
“我是湖南人,已经来河源工作15 年,但是一到岁末春节返乡就发愁,原因在于河源没有抵达湖南方向的始发列车。据保守统计,河源目前的湖南籍人应该超过4 万,大家都纷纷嗟叹,从河源返回湖南真是很不方便。”1 月8 日,
网友“素食主义猪猪”在“华哥信箱” 发帖,向“华哥”提出建议,希望能从河源站开通到湖南方向的列车,解决在河源的湖南籍人士的出行难问题。网友“素食主义猪猪”还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他说,建议由市里出面协调铁道部、广梅汕铁路公司,考虑将目前从惠州-武昌、惠州-重庆北列车始发站从惠州延长到河源甚至龙川。“素食主义猪猪”说,这样一是可以有效解决在河源的湖南人渴望多年的便捷返乡问题,二是可以进一步吸引民工输出大省湖南的人员来河源务工,一定程度上缓解高新区“招工难” 问题,使湖南人为河源的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此建议好,希望铁路部门争取。”“华哥”回复说。本报记者 程癸键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1、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40798&highlight=%CA%B5%C3%FB%D6%C6
2、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6457&highlight=%CA%B5%C3%FB%D6%C6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