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这时,中秋月明,天清露冷,是赏桂花的最佳时节。在庭前屋后、广场、公园中,一棵棵优雅挺立的桂花树上绽开了一簇簇黄白色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如果轻轻地呼吸一口,清香扑鼻,沁人心脾。

     自古,桂花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称赞它:“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现在,已有20 多个城市以桂花作为市花或市树。

     据了解,桂花叶茂而常绿,秋季开花,芳香四溢,可谓“独占三秋压群芳”。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它常与建筑物、山、石相配,植于亭、台、楼、阁附近。旧式庭园常种两棵相对的桂花,称“双桂当庭”或“双桂留芳”。现在,很多人也喜欢在住宅四旁或窗前栽植桂花树,期望能收到“金风送香”的效果;一些校园内也种植了桂花,取的则是“蟾宫折桂”的意思。

     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原院长、教授古炎坤很赞同我市选桂花作为市花。他说,以前很多的客家建筑都有花楼,有花楼就必种桂花,寓意“桂花迎贵人”,体现了客家人的好客和友爱。

     记者了解到,桂花与客家人的渊源十分深厚。以前,漂泊的客家人在找到一个可落地生根的地方后,必然赶快种下一棵桂花树,希望能给子孙后代带来富贵;有人要赶考时,出门前也一定要摘下一枝桂花,放在胸前口袋中,寓意 “折桂”。

     在我市,共有9 株桂花古树,其中市国税局内就种植着一株100 年树龄的桂花古树,至今仍枝繁叶茂。此外,园林管理部门还在客家文化堤廊等路段种了一些桂花树。市园林管理处有关人员说,桂花对土壤的要求不严,符合地域性、乡土性,在客家地区栽培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底蕴,花香色美,经济价值高。本报记者 蒋安春






上一篇:持续低温天气 催热温泉旅游
下一篇:12项涉农收费取消或停收 农民工创业工商登记不收费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