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校门前堵车成我市交通“顽疾”网民出谋献策供“药方”

核心提示

      校门前堵车,似已成为城市交通一大“ 顽疾”,不独河源如此。如何根治? 饱受堵车之苦的网友一时众说纷纭,交通管制、错峰上下学、人车分流,不一而足;还有网友认为,提倡“低碳上学”,倡导学生步行或乘坐公交车上下学,校门前堵车的问题或可获缓解。

昨天中午放学时分,新风路开始堵车。本报记者 谭兴孚 陈双焱 摄

      “这几天去三小接小孩,发现那里塞车塞得不得了,可就是没有看到一个交警,倒是有几个记者在拍照。”新学期开始后,不少家有小儿女的市民在接送小孩上下学时,再次体会到校门前的堵车之苦。

      事实上,校门前交通拥堵的现象在槎城由来已久,但又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缓解,成为让市民和学校头痛的“顽疾”。

现象  校门前“堵”声一片

      近日,有家长在放学时开车去市三小接孩子时,被拥挤的车流和人流挤得无法动弹,半小时后,交通才得以畅通。这位家长就将自己用手机拍到的校门前交通拥堵现状的照片发到网上,引起众多网友的强烈共鸣。

      见有网友抱怨开车去市三小接小孩时被堵半小时,一位网友调侃说,“你太幸运了,我有一次憋了一下午都没出来,后来只好把车停在路边,翻墙到市妇幼保健院,从产房的后门溜了出来去接小孩,皮鞋都挤丢了一只。”这位网友总结说,后来,再去接小孩时就不开车了。

      另外一位网友则补充说,“市区没有哪个学校放学不塞车的。去过城南小学没啊?那才叫塞车! 单车都塞!”

      还有网友预言说,“过多两三年,你再看看,没有一个小时你别想出来。就拿高塘这边来说吧,现在50%的家庭都有车,打算买车的大把,相信三年后基本90% 都有车了。车放在哪都是个问题,你还想不堵?”

      市二小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每到上下学时间,尤其是雨天上学前,学校门口基本上是被人流和车流堵得水泄不通。另外,每年9 月,一年级学生刚入学时,由于家长不放心,纷纷前来接送孩子,校门前的交通也是拥挤不堪。

烦恼  堵车问题未解决

      同新市区的小学家长和师生相比较而言,位于老城交通繁忙路段的下城小学的校长何伟林,更早地体会到校门前拥堵的交通带来的不便。

      下城小学位于交通繁忙路段,而这一带的车流量本身就很大,但道路却很狭窄,加上附近门店多,又常有非法营运的面的违章在马路中间停车招揽客人,人车分流的难度极大,每到上下学时间,校门口一带的马路就被堵得死死的。

      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下城小学和市区其他学校一样,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让低年级学生提前离校,并安排老师在放学后引导学生按顺序离开,还邀请辖区民警、街道办的治安人员到校门前疏导交通等等。

      但这些措施,都未能有效缓解校门前堵车的现象。这些年来,何伟林四处奔走,向街道办、辖区派出所、交警部门反映这一现象,希望能够引起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每年市里召开“两会”期间,何伟林都会利用市人大代表的身份,为此事奔走呼吁。

      前年河源“两会”期间,何伟林和一些来自教育界的市人大代表提出的切实解决校门前交通拥堵现象的建议,终于引起了重视,被市人大列为重点建议。然而,由于多方原因,这一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妥善解决,校门前“堵”声依旧,何伟林依然为此烦恼不已。

建议  提倡“低碳上学”

      校门前交通拥堵这一“顽疾” 的病根在哪里,如何彻底根治这一 “顽疾”?

      网友们认为:造成这一“ 顽疾”的原因有四个。

      首先,有些小学本身就处于交通繁忙路段,这就是当初规划设置这些学校时,相关部门的短视带来的弊端。

      其次,低年级学生年龄太小,独自上下学家长不放心,只好接送,这些前来接送小孩的车辆和人流,就足以将原本就很狭窄的马路堵死。

      第三,交警可能是由于警力不足,无力对这一现象采取有效的措施(比如及时疏导或干脆在特定的时段、路段施行交通管制)。

      另外,近些年来市区私家轿车数量的激增,部分司机乱停放、随意调头等违章驾驶行为,也从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校门前交通拥堵的程度。

      如何缓解或者说是根治这一顽疾?

      有网友认为:可在马路及周边空地划出停车线,司机们规规矩矩将车停在位置上,就不会影响通行;同时,安排交警现场管理,及时疏导交通。

      一名网友则建议:学校在放学时敞开校门,将家长和孩子“对接”的场所转移到校内,以减轻校门前马路的交通压力。

      还有网友则认为:如何维持校门口的交通,并减少校门口的碳排放,这不仅是值得思考的交通问题,更是一个人人都可以参与的环保行动,交警执勤、开放校门、开辟停车场这些举措都是治标不治本。堵车不就是车多造成的嘛,想解决,其实也很简单,号召师生“低碳上下学”:老师上下班不开车,学生上下学步行或乘坐公交车,或许可缓解这一问题。

      不过,这位网友坦陈,这个办法虽简单,却不易施行,因为有两个条件限制了这一办法的实施,一是,乘坐公交车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孩子太小,家长不放心;另外,市区公交车目前接纳不了这么多上小学的小学生们。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系统的规划和安排,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根治的,需要多个部门统一协调,各司其责。本报记者 周焕

   网友相关议论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44519&extra=page%3D1






上一篇:施工车撞破了消防栓 市区中堤路前天下午出现“喷泉”
下一篇:有网友近日在家看电视发现电视信号不好画面在“下雪”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