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超市自制食品贴出“厨房重地非请勿入” 顾客不大放心

核心提示:

      超市里的泡菜、凉菜等自制食品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但是,这些食品的加工过程是怎么样的,原料是否安全可靠?

      近日,有市民向记者反映,其最近一直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逛超市买凉菜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并没有看到凉菜的加工过程,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有什么“猫腻”,原料有没有遵守食品准入制度?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访了市区内的几家超市,发现大部分的超市自制食品都没有向顾客公开食品的加工过程,而这方面的监管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超市自制食品质量安全令人“雾里看花”。

自制食品安全隐患多

      昨日上午,记者走进沿江路的一家超市,在熟食品的销售区域记者看到,超市工作人员正在把一盘盘已经制作好的凉菜端到柜台上,几位市民拿着盘子选购自己喜欢的凉菜。

      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凉菜都是刚做的。凉菜的旁边是超市自己烤制的鸡腿、猪耳朵等熟肉制品,这些熟肉制品表面大都已经凝固了一层油。记者向工作人员询问,这些熟肉制品是什么时候做的,工作人员含含糊糊地告诉记者,这些都是昨天烤出来的。

      还有一些已经包装好的食品,如泡菜、鱿鱼干等,在包装上记者只看到了价格、包装日期、保质期等内容,并没有看到食品的产地、生产日期等信息。在一包保质期到4月16 日的鱿鱼干上记者看到,部分鱿鱼干已经出现了绿色的霉斑。

顾客难瞧制作过程

      柜台的后面就是制作这些食品的厨房,厨房的房门上贴着醒目的标示:厨房重地,非请勿入。厨房的门平时都是关着的,只有在工作人员进出的时候,记者才能通过房门看到几位工作人员将几只生的鸡腿穿到铁签子上。

      这些食品的原料是否遵守了食品准入制度,加工过程可否让顾客们看个明白?“我们所有材料肯定是遵守了食品准入制度,要不然老板就会开除我们的。”当问到这一问题时,厨房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记者提出,可否让顾客到厨房看一下制作过程时,这位工作人员并没有回答记者的问题。

      市民郭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就住在沿江路附近,平时工作忙没时间做饭的时候,她就到超市买点凉菜馒头什么的,既美味又方便。当记者问到有没有看到这些凉菜的制作过程时,郭小姐告诉记者,自己在这边买了好多次凉菜,但从来没有见他们做过。

超市食品由谁监管?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超市食品管理应该划为流通领域管理还是餐饮领域进行管理,目前也存在争议,有些地方将其纳入流通领域管理,也有一些地方将其纳入餐饮领域管理。我市超市自制食品的监管究竟是哪个部门的责任?为此,记者先后咨询了市卫生监督所、市工商局和市技术监督局,却始终没有问出个所以然来。

      市卫生监督所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食品安全法》自去年开始实施后,卫生部门只负责餐饮行业的监管,超市食品安全已经是工商部门的职责了。

      随后,记者又咨询了市工商局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工商部门的职责是流通领域的监管,并不是超市里的所有食品都属于流通领域的。超市自己加工制作食品在超市里面出售,超市是食品的生产主体,食品并没有进入流通领域,仍然是在生产领域内,而生产领域的监管则在质量技术监督局职责范围内。

      记者又咨询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前,超市自做自卖的食品是属于卫生部门监管的。《食品安全法》开始实行后,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在执行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混乱。超市食品的安全监管需要卫生和工商两个部门协调一下,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超市食品不归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监管。本报记者 冷春玲






上一篇:“唐警官”骗人 让被骗者用银行卡开通手机报“假案”
下一篇:新公交能否带来新景象 有网友细数市区公交九宗“最”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