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结核病患者规范治疗8 个月可治愈 私自停药则例外
不规则治疗导致耐多药性结核病患者数量增多。
市民黄先生得了结核病后去医院治疗,服用了2 个月的药后,症状消失,病情好转,但停药一段时间,结核病复发。市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黄先生,由于私自停药,他感染了耐多药性结核病,这种结核病的治愈难度更加大。
今天是第15 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我国的宣传口号是 “遏制结核,健康和谐”。目前,我市结核病的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且以农村人口居多。
耐多药性结核病难治愈
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像黄先生这样的情况,他遇到的不在少数。结核病本可以治愈,常规结核病患者严格按照规范治疗6—8 个月,就可以治愈。但是有很多病人,在服用了几个月的药物后,症状消失了,就私自停药或间断服药,导致体内的结核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耐多药性结核病一旦传染给别人以后,被传染者也会具有同样的耐药性,也很难治愈。这两种情况是导致耐多药性结核病患者数量增多的原因。
耐多药性结核病成为现代结核病治疗的一个新的难点,一旦转成耐多药性结核病,治疗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药敏试验等。大部分结核病患者可用一线药物治疗,但耐多药性结核病患者须用更昂贵且副作用更多的二线药物治疗,治疗时间更久,且治愈的几率也会下降。
专家提醒,结核病一定要尽快治疗,治疗结核病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医疗机构,而且治疗的过程中没有医生的许可一定不能停药。
烟民更易感染肺结核
“以前也遇到过这样的病人,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这也是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一大难点。”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艾滋病病毒会破坏全身的免疫系统,对结核菌的免疫力下降,治疗的效果很差。另外,患有肺部疾病的人,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会使肺部的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肺结核。
在所有的结核病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也就是俗称的“痨病”,是由结核杆菌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肺结核的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局部症状,以及低烧、全身疲乏、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出现连续咳嗽、咳痰两个星期以上,或者痰中带血丝等症状时,应怀疑是否得了肺结核。
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还特别提醒,吸烟能刺激咽喉、气管和肺,诱发咳嗽,使呼吸系统防卫能力下降,易患呼吸道感染。患了肺结核若仍然继续吸烟,其咳嗽、咳痰、咯血症状就会在原来的病变基础上加重,甚至有可能引发大咯血而危及生命。
患者可获免费检查治疗
结核病是传染病中的头号杀手,从目前我市的感染情况来看,青壮年仍然是结核病的高发人群,且以农村人口为主。据市疾控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农村人口由于生活条件和卫生条件较差,再加上劳动强度大,感染结核病的数量要远高于城市人口。结核病已经成为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疾病之一。
市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卡介苗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疫苗,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就应该接种。怀疑得了结核病的市民应及时到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或当地医疗机构就诊。在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就诊的病人,所做的结核病检查和治疗都是免费的。
结核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多吃牛奶、鸡蛋和新鲜水果蔬菜,忌烟、酒和辛辣刺激的食物。肺结核病人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怀孕,在治愈后停药半年以上再考虑要小孩,患病的产妇分娩后避免哺乳。
今天,市疾控中心将抽调相关专家到街心花园现场为市民讲解如何防治结核病,并派发宣传材料,欢迎广大市民到现场咨询。本报记者 冷春玲
上一篇:因土地存争议 十米泥沙路未硬化 法院判决暂时保留原状
下一篇:春满槎城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