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离家出走找不到回家路 阿婆流浪街头风餐露宿
谢阿婆正在搭建的简易灶台前翻炒猪皮肉。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 张安定) 近日有市民反映,市区建设大道中国电信大楼附近,有一位阿婆每天在路边生火做饭,希望有关部门能予以救助。她是谁,为什么会在路边做饭?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昨日前往探访。
昨日中午,记者来到建设大道中国电信大楼附近,看见一位形容枯槁的阿婆正蹲在广场边的草坪上生火。阿婆身材瘦小,面容憔悴,头发零乱。她一边往一个用地板砖搭建的简易灶中添加着干树叶,一边用筷子在灶上的一个铁盒中翻炒着。铁盒中,一块块焦黄的猪皮肉正滋滋地响,冒着细小的黑烟。
“阿婆,你为什么在路边做饭呀?”记者问她。
“我莫(没) 地方去呀。”阿婆不会讲普通话,乡音很重,记者几经分辨才听明白她的回答。阿婆告诉记者,她今年61 岁了,老家在四川,后来嫁到了江西,四年前离开家,开始四处流浪,今年2 月份到了市区,就一直在这个广场边生火做饭,晚上则在电信大楼的屋檐下睡觉。每天,阿婆从市场边捡一些菜叶,或者到一些饭店要些剩菜,回来后就自己煮来充饥。
“ 阿婆, 那你想不想回家啊?”记者问。
“想啊,我坐了很多车,走了很多路, 但是找不到回去的路了。”阿婆说到这里,脸上露出难过的神色。
随后,记者询问她离家的原因和具体的姓名、家庭住址。但由于阿婆乡音太重,一直语焉不详。无奈,记者找到在路边休息的几位四川籍建筑工人,让他们分辨阿婆的说话,但几位工人都说阿婆说的不是四川话,可能是河源客家话。记者又请一位路过的河源本地阿婆帮忙, 几经周折,才弄明白阿婆的姓名是“谢莲香”(音译)。
由于沟通困难,阿婆为何来到市区,在河源有没有亲人,记者都不得而知。几位路人分析阿婆的口音,认为不是四川话,也不像河源话,因此难以弄明白阿婆的家具体是在哪里。
但是,记者从阿婆的话中得知,阿婆是有亲人的,希望阿婆的亲人如果能看到报道,尽快与她联系。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