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公交“满月”报道为公交公司与市民架起沟通桥梁
本报讯(记者 张安定 见习记者 曲晨)上周,本报一连两期整版推出关注公交车“满月”的专题报道(详见1:http://www.hynews.org/news/2010/0602/article_11125.html;2、http://www.hynews.org/news/2010/0603/article_11152.html),在市民中引起强烈反响。不少读者纷纷对新公交上路一个月取得的进步表示肯定,公交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河源晚报》的报道全面客观,在百姓与新公交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桥梁。
市交通局办公室一负责人看了本报报道后表示,本报的“公交车”报道很详细、很到位,对公交发展现状和“公交优先”的关注既理性,又很有建设性,市民的看法可为主管部门今后加强监管提供很好的参考。
市区各大论坛均在第一时间出现了本报关于新公交车的报道,本报关于新公交车获市民好评的报道内容获得网友认同,网友鼓励新公交更好地为市民服务,并提出建议。网友 “ 心恋2”说:(新公交)总的来说,比较满意!希望公司、政府能对存在、潜在的问题予以重视并逐步解决! 比如线路图能早日规划完善……
“ 绿都在日后将进一步加强与报纸媒体间的合作”。6 月 3 日,市绿都公交公司负责人张汉雄在看完本报报道后告诉记者,本报报道在新公交与市民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市民通过报纸,不仅能够了解我市公交系统的发展状态,而且还能通过媒体给新公交提供宝贵的意见,而公交公司方面也能通过报纸媒体,解答许多市民关注的问题,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新公交,还可以共同参与到我市的公交建设当中。
对于本报收集到的市民意见,该负责人表示将高度重视,例如投诉电话的问题,公交公司表示将在车厢显著位置标出投诉电话,还在每个调度中转点处设有投诉信箱。
上一篇:龙川县车田镇卫生院一剖腹产妇产后身亡 原因有待揭晓
下一篇:市消防工程企业协会成立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