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改造收尾梧桐山“十一”开放 市民休闲有好去处
本报讯(记者 蒋安春)海拔 363 米的笔架山主峰上有一座六角小亭子,爬山累了的游人可以在这里歇歇脚,饱览一番湖光山色。现在,这座无名的小亭即将有一个合乎情境的名字。日前,记者获悉,笔架山公园和梧桐山公园的亭、台等将向公众征名。
4 日下午,市长刘小华带队调研两个公园的建设情况。在笔架山,大家一路登山,一路察看,顺便饱览沿路风光。据了解,笔架山公园改造已大致完成,大门、广场、登山道已基本建好,而为了提升公园形象,让市民登山更舒适,市城管局计划对从大门到广场约800 米的公路进行沥青化改造。
在山顶小亭,刘小华说,亭子临山面湖,可惜没有一个适合的名字,建议设置一定的奖金,向公众征集公园内亭台、茶厅等的名字。
“于细微处见精巧。”这是刘小华对公园改造的基本要求。他说,笔架山是市民非常喜爱的登山休闲场所,所以,改造要与自然相谐,一进公园大门,就有从城市进入大山的感觉,沿路的栏杆、公厕、原有建筑物等在改造、新建时需统一风格,与周围环境相融,一些地方的树种要适当丰富。他认为,笔架山公园的规划设计好,既利用了原有设施,保持自然风貌,又提升了品味,完善了功能,建成后将让市民更加喜爱。
在梧桐山公园,刘小华说,要完善公园规划,对原有的生态农业观光区、客家风情区进行适当调整,控制好农家乐的规模。而为了改善该公园的林相,他建议发动社会人士、单位机关、学校等到公园内认捐种树。
据介绍,梧桐山公园的改造已完成了约70%工程量,10 月1 日前可开放。源城区还拟在公园规划范围内利用现有村道、山道修建一条自行车道,满足自行车健身爱好者需要。此外,该公园的亭台等也拟向公众征名。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