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盼望政府引导养兔致富 农业部门称兔肉市场有前景
本报讯(记者 张紫辉) 日前,一位网友通过“公仆信箱” 反映:政府引导农民搞种养走上致富之路的事例屡见不鲜,目前养殖兔的市场前景不错, 周期短、投入少、回报大。近年来,许多地方发现养兔带动农民走上了奔康致富之路,我市是否可引导发展养兔事业。该网友对我市农村发展养兔建议引起了市农业局的关注。
这位网友认为,人们没有把兔肉作为日常的肉食品,兔肉还未进入城镇百姓家,因此,市场销路比较窄,且价格起伏不定,往往是春夏秋初兔价贱,还经常卖不出去,秋末冬天价好,养兔才较有钱赚,这就影响了农民养兔的积极性;兔产品(活兔或兔肉)还缺少专业的经营人员,不像猪禽等产品,有人专门收购、贩运, 农户养了兔不知往哪里销,这也是养殖户最为关心的;兔是草食动物,其主要喂食品是优质鲜草,历来农村养兔,只作为家庭副业,仅把一些残菜叶或割野草喂兔,限制了兔的发展。该网友说,我市引导发展养兔事业,由于缺乏养殖技术,可先弄个试点, 规模小一点步伐放慢一点。
10 日, 市农业局表示, 兔子是草食动物, 我市饲草资源丰富, 适宜发展养兔业。在去年我市出台的《河源市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区域布局》中也提到: 发展节粮型草食动物是河源市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中结构调整的重点,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草地资源, 积极发展牛、羊、兔、鹅等节粮型草食动物养殖业。
据市农业局介绍, 我市养殖兔有优越的条件, 但发展极为缓慢且市场尚未开拓。至于兔肉销路问题, 是由市场决定的,但人们饮食习惯也是一个原因。目前人们往往只在秋末冬春季节才吃一些兔肉来进补,平常是极少吃兔肉,这也造成了养兔有季节性。
该局还表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兔肉本身的营养特性应该会被人们越来越关注,人们的饮食习惯也会慢慢转变,到时销路也就不成问题了。
上一篇:端午小长假 旅游市场“冷”
下一篇:现场110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