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连遭倾盆雨市区再现水浸街 积水原因总共有6个
核心提示
端午时节,龙舟水泛。6 月14 日至16 日端午小长假期间,我市连绵不断强降雨,市区永和路、东华路、河源大道、文化广场、新江三路、学前坝保留点、中山大道华怡集团所在路段、越王大道、永福路、鳄湖周边、高塘路段等处出现水浸,人难行,车抛锚。
年年都有水浸街,我市如何应对?据了解,城管部门一直未停止过对水浸街的治理,发现一处治理一处,今年以来,城管部门就对市区一些主次干道积水较突出的路段及居民小区的排水排污设施进行改造,清疏、改造市政排水排污管道长达60 多公里,增设集雨井 300 多个。通过清疏和改造,一些路段的水浸现象得到了一定缓解,但水浸街问题仍一时难以根治。水浸街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止水浸街,已经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工作人员将窨井盖翻开,以最大限度排水。
现场 多路段再次遭水浸
从14 日至16 日,市区大雨倾盆,连绵不断。市区永和路、东华路、河源大道、文化广场、新江三路、学前坝保留点、中山大道华怡集团所在路段、越王大道、永福路、鳄湖周边、高塘路段、建设大道、文明路、华达街、沿江路、旺源路等多个路段一片汪洋,有的路段积水1 米有余,许多小车在水浸街道行驶中因积水过深而被围困“ 熄火”。有些路段还造成一度交通堵塞。
16 日上午,一场场大雨倾泻而下,记者巡街看到,许多街道的窨井盖被打开排水,尽管如此仍有不少路段积水严重。市区永和路与新风路交会处,该路段虽于上月进行了改造,但积水仍相当严重,街道一侧水深没膝,市民过路就像蹚水过河。市政人员冒雨把窨井盖打开排水,但不停的降水,使路面上的积水消退很缓慢。
永福路与东华路交会处即市消防局门前路段。水漫过了人行道,深约一米,多辆摩托和小车涉水前行,途中熄火被困。货车和越野车行至此,推起层层水浪,水浪拍打路边,溅起水花,犹如惊涛拍岸。
中山大道与兴源路交会处(华怡集团门前路段)。这里也是汪洋一片,积水深近一米,南北方向驶来的汽车见此情景,停止前进,纷纷掉头;市政部门在路口设置了警示牌,提醒人车注意安全。
国道高塘恒福陶瓷和贝嘉利陶瓷厂路段。此处地势较低,两边坡度大,路两旁的排水沟较小且常遭堵塞,大雨倾泻过后,这里便成了泽国,路旁的民房屹立水中犹如座座“ 孤岛”,车辆在水中行驶,宛如船在水中游。该路段因积水严重一度出现交通堵塞。
记者前日巡城发现,除上述路段外,越王大道、鳄湖周边、新江路等路段亦不同程度积水,交通受到一定影响。
市区多个路段一片汪洋。本报记者 张涛 摄
探因 多方原因致排水难
造成水浸街的原因有哪些呢?记者通过实地探访和采访有关人士后,综合出以下六大原因。
原因一 排水口小又少
一些路段地势比较低,排水口比较小也比较少,而且大多是设在绿化带边缘,容易被边上的绿化树上掉下的树叶堵塞,所以,每逢大雨天,由于退水速度较慢而导致路面短时水浸。记者走访发现,市区永和路、兴源路与东华路交会处以及国道高塘恒福陶瓷和贝嘉利陶瓷厂路段等就存在此种情况。逢暴雨天气,这些路段常因排水不及,路面瞬间一片汪洋。
在排水口小且少的街道,每逢积水,市政工作人员都会把这些路段的窨井盖抬起来,以便排水口最大限度地排水。如果在易水浸路段增加排水口,或将有效消除路面积水。
原因二 排水管设计标准低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滞后,排水管设计标准低,是造成水浸街的原因之一。市区范围内的主次干道排水排污管网部分已经运行使用近20 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成区的部分市政管网布设也不够合理、管径偏小、雨水集雨井不够、管道不够畅通,导致路面积水严重。
原因三 截留积水面积减少
除了排水管网本身存在的问题外,城区面积越来越大,可以下渗、截留积水的自然土地越来越少,这也是水浸街的原因之一。据市政部门分析,城市“扩容”过程中大量自然土地被改造,成了不透水的路面、人行步道,这使得原来由排水管网和自然土地共同承担的排水功能全部转给了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的情况也就自然凸现出来。城市发展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如果城市地下排水管网规划超前、设计科学合理,应对区域发展的能力就更强。
原因四 建筑工地加重排水压力
据市政工作人员介绍,这两年市区工地特别多,尤其是新市区以北,这些工地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地下排水负担。有的工地私自迁移、改动或占用排水设施,在上面堆放材料,或者将排水设施掩埋;有的则随意将泥浆、废料等直接排入市政管渠;有的破坏了原有排水系统,没有及时修复;有的甚至遗留未完的排水工程。这样一来,使得原本通畅的排水管渠极容易堵塞,排水不畅,形成水浸。
市区永福路及高塘等路段出现的水浸街现象与此有较大关系。
原因五 生活垃圾堵下水道记者从市城管局了解到,居民不注意爱护附近的市政管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是造成排水管网堵塞的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主要表现为:个别楼房的粪便水未经化粪池处理,直接排入下水道;个别酒店、大排档的废水未经隔油池除油就直接排入下水道;个别大排档的油烟不是从空中排放,而是通过排气管引入下水道,油烟很快在下水道内凝结,形成油泥;洗车档的洗车废水中带有大量泥沙,这些废水未采取任何沉沙措施就直接排入下水道;个别市民缺乏公德意识,将窨井、雨水口当成垃圾箱,随意将垃圾、杂物扔入下水道。
这方面容易引起水浸的街道有大桥路、大同路、文明路及东华路等。
原因六 违章建筑物破坏管道
个别违章建筑物的水渠杂物淤泥直接排入排水管,因其隐蔽性较强,堵塞多年难查原因也难以清理,每次下大雨,地下水则会顶开窨井盖向上反灌污水,引起部分路段积水浸街。只有把违章建筑拆除后,对这里的排水渠道进行淤泥清理,并加深、拓宽或重建,部分路段的积水浸街现象才有望得到解决。同时,个别违章建筑为开挖方便私自打开地下管道,直接向排水管扔垃圾杂物,导致雨水流动不通畅。另外,也有个别违章建筑不顾地面流水走势,擅自在街旁立墙挖巷等,造成路面无法正常排水,遇大雨雨水倒流导致水浸街。
前天,市区永和路积水最深处达半米多,买菜的市民蹚水回家。本报记者 胡青松 摄
举措 改排水管增集雨井
据记者了解,针对水浸街这个城市 “顽疾”,市城管部门从未停止过对其的治理,通常是发现一处治理一处,治理的“药方”是清疏、改造和增加集雨井。
市城管局在2007 年专门制订了《市区市政排水排污管网清疏维护方案》,有计划、有重点、定期对市区市政排水、排污管道进行清疏。通过治理,有效缓解了雨季水浸街现象。去年改造的河中校门口至河源大道等路段,在前段时间的暴雨中并没有再出现水浸。永和路排水管道上月开始改造,积水现象大为缓解。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管部门就对市区一些主次干道积水较突出的路段及居民小区的排水排污设施进行改造,清疏、改造市政排水排污管道长达60 多公里,增设集雨井300多个。
为彻底整治水浸街现象,日前,我市召开了一场治理市区地下“水龙”的会议,市政府要求,职能部门加强对市区地下排水排污管道清疏维护,加大改造力度,确保排水排污畅通。市城管局拟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对市区学前坝保留点、中山大道华怡集团所在路段、凯丰路口、华达街口、市委党校门前、文化广场大门前、永和路、永福路等路段地下排水排污管道进行改造;二是对市区易积水地段,如凯丰路、永福路、永和路、东华路、文明路加设集雨井,提高排涝能力;三是加强管理,保证道路设施特别是地下排水排污设施的完好和畅通。目前新江三路以及朱门亭等水浸严重路段的改造工作已经开始。
治理水浸街是一个庞大的民生工程,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但我们相信,政府职能部门只要抱着科学态度、民生情怀,花大力气进行整治改造,市区水浸街现象将一去不复返。
本报记者 张紫辉 罗军
本报此前关于水浸街的相关报道详见:http://www.hynews.org/news/search.php?keywords=%CB%AE%BD%FE%BD%D6&channelsearch=%2Fnews%2Fsearch.php&search=1
网友们对于市区水浸街的相关评论详见:http://bbs.hynews.org/search.php?searchid=6&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上一篇:现场110
下一篇:未来几天我市以多云阵雨天气为主 仍需防范内涝灾害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