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寨镇多个村福寿螺泛滥农作物受损害 农户寻治螺良方
“从来没见田里有过这么多福寿螺!你看,这一堆堆的是刚刚从稻田里拣上来的,都压碎了来喂鸭!”昨日上午,和平县彭寨镇永康村的曾凡雀把记者领到了自家的农田和渔塘旁边,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密密麻麻的死螺让人看了心里直发麻。
村民公仆信箱投诉
日前,和平县彭寨镇西长管区甘坑村的村民“zhaochen”发帖至公仆信箱,恳请消灭福寿螺。信中说,该村农田长期以来有大量的福寿螺生长,繁殖速度又非常快,给当地的农作物造成极大的损害,再者,也给村民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经常一不小心就会被福寿螺划破脚趾或手指。
其实在当地,不只甘坑村,永康村的村民也颇受福寿螺为害的烦恼。记者昨日在永康村采访时发现,稻田里的秧苗多数已出穗,田里的福寿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有的正啃噬稻田旁边嫩绿的草。稻田的田埂上,隔几米就有一些被农民丢弃的福寿螺。在一些秧苗上或田边草丛里,特别是池塘边的废置木桩上,可见白里透红的福寿螺卵块。
盲目引进惹祸端
据曾凡雀介绍,彭寨的福寿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当地一名退休老师发展特种养殖引进,由于肉质松软、口味欠佳,缺乏市场竞争力,最终淡出人工养殖。但福寿螺没有天敌,被遗弃的福寿螺逐渐在这里大面积泛滥。
和平县农业局有关专家介绍说,福寿螺一般从4 月底至5 月初开始出现,5 月底至8 月危害最为严重。刚孵化不久的小螺就能啃食植物,尤喜幼嫩的秧苗,对水稻的危害主要在插秧后到晒田之前。福寿螺在鱼池与鱼、虾、蟹争抢食料和养分,从而使养殖业大幅减产,更严重的是福寿螺排泄的粪便及分泌的腺体大量污染水源,致使水中缺氧造成水产品大批死亡。福寿螺还传播广州管圆线虫病,那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就会容易感染。
“土”“洋”办法一起上
福寿螺的危害引起了和平县委书记詹宇扬的重视,他批示由县农业局处理。该县农业局相关专家介绍说,目前正值福寿螺产卵尚未孵化时期,是进行人工摘除卵块的最佳时期,摘除的卵块要集中深埋、打碎或烧毁。
记者了解到,当地不少农民用土办法消灭福寿螺,如采取人工摘螺,或敲碎去壳后喂鸡鸭。一些网友还建议说,可以用养鱼或养鳖的办法来抑制福寿螺。几年前,紫金县留洞村的福寿螺很多,当地一些养鳖户经过试验,发现鳖很喜欢吃福寿螺肉。留洞村养鳖户就以螺养鳖,不仅变害为利,还节约了人力和成本。
有专家建议,可有计划地组织农民养鸭,放鸭子到田里、沟里吃掉幼螺。同时采取组织劳力清除水体淤泥,挖除水草,铲除田间杂草等措施灭螺,结合水旱轮作和深翻土地直接杀死成螺。
灭螺应统一行动
福寿螺为害在我市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4 年,本报曾报道过龙川县田心、车田等镇福寿螺为害的事。省市县农业部门一些专家也多次支招农民防治福寿螺。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经过多年与福寿螺的“较量”,当地农民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生物或化学的防治福寿螺的方法。网友 zhaochen 说,他们曾经使用过好多办法,但由于没有全面的消灭措施,结果都无济于事。曾凡雀也反映说,他们在稻田里发现福寿螺时,根据专家建议进行防治,一亩地至少要用半公斤左右的“五氯酚钠”或一整包“百螺敌”,如此一来,禾苗也会受到污染,但用药太少又达不到灭杀效果。
曾凡雀说,根据多年与福寿螺较量的经验,需要统一防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办法不行,需要联合统一防治才有效果。他希望能开展大范围的统一灭螺行动。“一个村或者一个镇的作用还是太小,这里统一行动灭螺后,并不能保证福寿螺不从其他地方过来。”曾凡雀说。本报记者 张涛
上一篇:防盗网晾衣有争议
下一篇:老天“发高烧”酷热难当 连平县最高气温达到了37.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