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建议政府在两江建游泳场让河源之夏少些野泳悲剧
新丰江庄田段每天都迎来上百号游泳嬉水者,却见不到管理人员在其间。
本报上周曾就新丰江市区段连续出现的两起溺水事件进行报道。报道称,7 月3 日下午4 时许,一名18 岁的技校学生与四五位同学结伴到新丰江庄田段游泳消暑,恰逢新丰江电厂发电放水,下游水位迅速上涨了2 米左右,该学生来不及上岸,不幸被湍急的水流冲走失踪;7 月5 日傍晚,一梅州籍男青年到新丰江宝源桥上游江域游泳时,怀疑因溺水失去了踪影。有读者将相关报道转载至我市的各大论坛(详见: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102&highlight=%D3%CE%D3%BE),引发网友们对如何杜绝夏日游泳溺水事故的讨论。
市民被迫野游
河源民生论坛网友“湘江独郎”说,正常来讲,普通老百姓首选的游泳场所是体育馆、专门的游泳池(馆)或者离家较近的游泳池。但我市的大部分游泳池都被设在小区或酒店内,只是配套的附属设施,收费较高,每人次在10 元以上。对普通市民而言,到游泳池游泳这种简单的纳凉方式或多或少成为了一种奢侈的享受。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102&highlight=%D3%CE%D3%BE
在讨论中,网友“一个好人”回忆说:“以前庄田那里,有一个天然的游泳场所,只收2 元的车辆保管费,管理游泳场所的人员用网在河边圈起了安全地带,确保游泳者的人身安全。”但该泳场早前被拆除了。“现在河源都没有像样点的游泳池了,连文化广场那个都变成了儿童乐园。”网友 “seven_Hj”抱怨。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102&highlight=%D3%CE%D3%BE
正规的大众型游泳馆匮乏,许多市民只好选择到野外游泳。新丰江庄田至宝源桥段、东江的胜利大桥附近沿线及高新区河段,是市民野泳的偏爱之处。但这些地方是每年溺水事故的多发地段,水温低、暗礁水草多、水流湍急,安全隐患多多,一不小心就可能引发溺水事件。
这让想通过游泳消暑的市民十分烦恼: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安全之夏?怎样才能让河源之夏少一些野泳悲剧?
两江可建游泳场
“和平人家”、“车奴”、“ 安若顺”等十几位网友指出,溺水事件主要是市民在野泳时发生的,虽然如此,野泳却宜疏不宜堵。建议由政府出资,在新丰江及东江河段选择合适的河道,改建为简易的野外泳场,免费向大众开放,或者向市民收取小额的费用。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102&highlight=%D3%CE%D3%BE
他们希望政府在相对安全的河段和水库内划出一定的游泳水域,清除水草、淤泥,加高河床,增设扶手、爬梯、浮桶、更衣室、储物柜、公厕等设施,将河道改建为简易的露天泳场。并指出政府出面设置野外游泳场,可以为市民解决正规游泳场所难寻、市内游泳池脏贵少的难题;又可以吸引外来游客;还可以为两江良好的水质做宣传,可谓一举多得。
至于野外泳场建立后,该怎么管理的问题,网友“maotouying” 指出,游泳者的自律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在夏天游泳旺季,可以通过招募志愿者,承担野外游泳场的安全巡逻任务。
网友“乡间小猪”赞同开辟野外游泳场的提议,但他同时指出,野外泳场的建设管理牵涉到人身安全、环保和治安问题,需要多个部门联手操作,难度相当大,只有领导重视此事,加上各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多管齐下防溺水
建立野外泳场虽然是非常好的建议,但仍需政府调查论证,确定其可行性。在网友看来,目前,就各河段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具体建议是更为实际的做法。
有网友指出,虽然市公安局和两江河道的管理方在醒目位置设立了警示牌,禁止市民进入河床游泳,但这是传统的“稻草人” 式“堵”的办法,收效甚微。就新丰江市区段而言,新丰江电厂开闸放水前10~30 分钟应该用广播等方式提前告知游泳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联合中国电信、移动、联通等一起向市民发预警短信。
另外,还有网友建议,有关部门应在重点时段和重点地段安排专人监管,并采取必要的管制和驱逐措施。至于人员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引导建立单位管好职工、企业管好员工、学校管好学生、村组(社区)管好居民、家长管好子女的野外游泳日常监管落实机制。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102&highlight=%D3%CE%D3%BE
网友“快乐童星”则说,政府可以通过举办“畅游东江”、“畅游新丰江”等大型公益活动,宣传野外游泳安全知识。本报记者 黄晓晴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