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清代考棚世客会前完成布展
工人在造梁架。
工人认真细致地在上漆。
工人在房顶铺瓦。
昨日,记者走进龙川佗城清代考棚,修缮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有的砌砖、有的铺瓦、有的刷漆、有的干着木工活。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每天都有 60 多人在加班加点施工,晴天室外搞建设,雨天室内搞装修,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45%,预计在9 月15 日完成主体建筑维修,世客会前完成布展。
龙川考棚建于清朝光绪二年(1876 年),位于龙川县佗城镇西门,二进院落四合院式布局,砖木梁架结构,占地面积约6000 平方米,建筑功能分考场、办公和舍宅三部分。据悉,在全国可查考的 204 座学宫和14 处考棚中,目前只有河北定州、广东龙川、云南建水、安徽绩溪、台湾台北等地还有学宫和考棚并存。目前,广东考棚只遗存龙川佗城一座,它也是粤东北地区现仅存较为完好的一个科考场所。清朝光绪年间自从新建龙川考棚后,龙川每年的科考乡试均在此举行,当时河源、和平、连平、紫金、兴宁、五华等县的不少文人都到此赴考。
佗城是省级文化历史名城,龙川县佗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此次考棚的修缮,将本着“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还原龙川清代考棚的原貌。
本报记者 谭兴孚 文/图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29&page=1&extra=#pid33984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