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夫妇靠编织箩筐撑起一个家
残疾夫妻编织美好生活。
龙川县道麻(布岗)参线细坳段路边,有一栋泥坯房。春节时的春联直到现在仍工整地贴在门边。门前时常坐着一对中年男女,男的专心编织竹具,女的则在一边传送竹篾,把茶水送到男的嘴边。旁人看到这一恩爱的情形,无不投去羡慕的目光。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残疾夫妻患难与共
那是一对双残夫妻,男子叫刘天惠,今年44 岁,双目失明;女的叫陈静,35 岁,右下肢残疾,他们自力更生,靠坚强意志,改写了人生,过上了幸福生活。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刘天惠是龙川细坳镇黄龙村人,9 岁时,被石灰烧伤了双眼。为自食其力,他十三岁就跟村中一位老师傅学竹篾活。因为看不见,双手经常被刀砍伤、竹篾划破,但他吃下常人无法咽下的苦,凭着悟性,终于摸索着学会了编织箩筐、簸箕、鸡笼。1993 年,经人介绍,他与右下肢患骨髓炎病的江西籍女子陈静相识恋爱。陈静问:“我的腿有病,你又双目失明,以后怎么办?”刘天惠说:“我有手艺,可以养你。”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婚后,两人互敬互爱。为了治妻子的病,刘天惠每天很早就起来做活,每逢街日就让同村的人帮他把竹具挑到街上摆好后,自己“看”档。他从不乱花一分钱,把钱全部用于治疗妻子的腿病。陈静说,其14 岁那年右腿得了骨髓炎,膝关节时常流脓,在家治了四年都没治好,因为没钱治病,所以家里就让她嫁给了刘天惠。刘天惠一有空就给陈静做按摩,擦药,挤脓,经过两年的精心照料,陈静的骨髓炎病得到了有效控制,膝关节再也不会流脓了。这一年,他们还用了2000 元在靠近县道的半径村买下了一栋两层的泥坯房。1998 年,陈静给刘天惠生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身残志坚向往美好
刘天惠说,因为现在用铁、塑料等用具的越来越多,竹具并不好卖。一个月织了十多担簸箕,就两三百元钱收入。儿子出生后,家庭更加困难。为了省下钱买药给妻子继续治病,给小孩买学习用具,刘天惠到街上摆卖时,大家都回家了,他两夫妻还在街上摆,渴了就喝从家里带来的冷开水,饿了也不舍得到附近的小店买东西充饥。镇上到其家约4 公里,只要花上2 元车费,不用5 分钟就到。可为了省下4 元钱,卖完东西后,妻子就会紧紧握住丈夫的手一拐一拐地磨上一两个小时才回到家。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当地党委政府、龙川县残联对这一个特殊家庭非常关心,把刘天惠家庭列入五保户,逢年过节都会送上慰问品等,当地群众也深为他们夫妻的精神感动,也主动帮助他们减轻家庭负担。刘天惠说,虽然他们的生活艰苦,但有大家的关爱,他们一家感到非常幸福。他说,其平时干活累了喜欢听听电视,了解到祖国发展快家乡变化大,对生活更充满了信心,可惜的是自己看不到。他最大的希望是能治好眼病,看一看这日新月异、多彩的世界,看一看自己的儿子长得有多帅。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刘天惠的儿子刘晋豪现年11 岁,读小学四年级。懂事的他每天放学做完作业后都会围着爸爸妈妈转,争着做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刘晋豪说:“ 看到别人的家,我很羡慕。我爸爸双目失明,妈妈腿有病,但为了我学习,为了家庭,他们自力更生,吃了不少苦,从没吵过架,他们比别人的爸妈更伟大可敬。我要认真读书,长大后,好好孝敬、报答他们。”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谢雨望 刘伟东 文/图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3045&highlight=%C1%FA%B4%A8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