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源城区岩前下围村一小河污染严重河水如墨恶臭熏村民

垃圾处理场下的湖水流入小河。

     一条河床宽度不足3 米的小河,河道布满垃圾,河水黑如墨水,恶臭阵阵,成了“臭水沟”,鱼虾绝迹。“臭水沟”蚊虫滋生,附近村民的生活受到侵扰。这就是源城区岩前下围村小河的真实写照。昨日,记者在报料人的带领下,沿河探访,发现污水源头竟是下围村山头上的一个垃圾处理场。

小河变成臭水沟

     在小河流经的下围村河段,记者看到,小河里的水呈黑褐色,水中漂浮着大量杂物,河道被上游冲下来的垃圾堵塞,水流缓慢。河边散发出阵阵臭味。记者留意到,下围村河段的河道里埋设有污水管道,但管道已被冲毁或被垃圾堵了个严实。

     报料人欧阳先生告诉记者,以前河里的水清澈见底,鱼虾可见,但从2002 年开始,小河里的水开始变脏,垃圾也逐渐增多,鱼儿越来越少了。“现在河里一天到晚流的水都是黑色的,又脏又臭,垃圾又多,河里根本没有鱼了。”欧阳先生说。记者沿河岸走,一直到龙王阁段,河里的水也都是黑褐色的,小河里的污水与源城区污水处理厂擦肩而过,但流经下游后与另一小河汇合,颜色变成了浅褐色。 “这里是小河的中下游,污水流经这里后,就直接奔往东江了。” 欧阳先生说。

上游河水更黑更臭

     在欧阳先生的带领下,记者沿小河溯流而上,一路走来,发现在靠近桂山路口的双下村河段,河里的水更黑更臭,如果管下游的水叫“墨水”,那么,这个河段的水完全可称得上是“ 墨汁”。水中虽没有太多垃圾杂物,却有许多虫子在游动,臭味十分浓烈。

     记者看到,绝大部分河段的河床长满了水浮莲,由于河水肥力充足,不但水浮莲长得茂盛,连岸边的一些植物也长得相当茂盛。

     双下村村民朱女士正在河边的菜地里给菜浇水,所用的水却是家里的自来水。朱女士说,河里的水又黑又脏,村民们都不会用那些水浇菜;端午节发大水,小河暴涨,污水浸到了菜地,菜被污染后村民都不敢吃地里的菜了。

     由于小河污染严重,河两岸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污水从何处而来

     小河里的污水从何而来?在双下村采访时,村民告诉记者,小河里的污水都是从山头上的一个垃圾场里流出来的。记者在该村靠近桂山路口的山头看到,山头上堆满了生活垃圾,部分垃圾夹在泥土中,没有化解。山头底下,一口废弃的大水塘里,储存着大量的污水。

     村民廖女士说,下暴雨的时候,污水会夹杂大量垃圾冲往下游,没下雨时,河水流动极其缓慢,污水停留在河道里,恶臭熏天,还滋生大量蚊虫。一些村民曾下到河里,脚部被河水浸过后出现瘙痒症状。

     据了解,村民曾就小河被污染的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但无果。他们担心若不对污染源加以处理,长此以往,不仅村民的健康受影响,东江也将受到污染。

本报记者 罗军 蒋安春 朱许龙 文/图






上一篇:市民搭乘摩托时被“飞车党”拉下摔倒在地被抢走提包
下一篇:蝴蝶岭工业区遭刺鼻异味袭击有市民误认为煤气没关好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