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咬”死人专家谈防护网友称这种小虫我市较为常见
核心提示
今年夏天,河南18 人被一种叫蜱(读音同“皮”)的小虫子咬伤致死,引起村民恐慌。经记者求证和网友辨认后得知,蜱虫就是河源话俗称的“牛蜱(河源话读 “biě”)、“狗蜱”,经常寄生在牛、狗等动物身上。寄生虫专家称这种蜱虫在两广一带也多见,但一般并不主动叮咬人类。
焦点事件:蜱虫河南咬死18人
据了解,河南省去年已出现死亡病例,但今年尤其多,成为蜱虫 “重灾区”。截止2010 年9 月8 日,河南省共监测发现病例557 例,死亡18 例。另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9 月8 日报道,日前,山东省蓬莱市新港街道湾子口村的一位村民也因为被蜱虫叮咬而死亡。
据悉,蜱虫属于寄螨目、蜱总科,虫体椭圆形,未吸血时腹背扁平,背面稍隆起,成虫体长2~ 10mm,吸饱血后可长达30mm。蜱虫叮咬患病主要表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8 月,发病年龄以40~70 岁居多。此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全身不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以及恶心、呕吐、厌食、腹泻等。可伴有心肝肾等多脏器功能损害。
蜱虫咬人致病,最早爆发于 2007 年,却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之后,河南信阳商城多人遭虫咬身亡的消息近期不断见诸报端和网络,一时间“炒”得沸沸扬扬,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了一定的恐慌。在未知的想象空间里,当地传言四起,有的说“这种虫子很小,肉眼都看不见”,有的说“很多人都死了”,导致当地现在都没人敢上山采茶下稻田干活,陷入了“自己吓自己”的尴尬境地。
网友辨认:河源俗称为“牛蜱”
发生在河南的蜱虫疫情引起了包括槎城网友在内的全国网友的广泛关注。有网友将蜱虫的图片转发到各大论坛或Q群中,网友“小雪”、“青平”、“今天多云转晴”等纷纷说见过这种虫,就是河源话俗称的“牛蜱”(河源话读“ biě”)、“狗蜱”,经常寄生在牛、狗等动物身上。其中“今天多云转晴”说“自己小时候经常给家里的牛捉蜱虫,捉到后玩了很久才把它捏死”。
蜱虫是否就是河源话俗称的 “牛biě”?就此,记者专门致电市农业局总畜牧兽医师咨询。该医师说,蜱虫确实就是“牛biě”,不过在河源并不是非常多。
“晚上睡觉感觉到不舒服,白天起来翻床板的时候看到一只吸血吸得饱饱的(蜱)”,在河源移动公司工作的网友“⊙_⊙vison”说,多年前,自己的姐姐曾被蜱虫咬过,但身体并无不适。
专家提醒:两广一带多常见
著名寄生虫学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余新炳表示,蜱虫本身并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但因为它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比如典型的“森林脑炎”就主要是由蜱虫作为媒介传播的。
余新炳说,蜱虫主要分布在河南以南的地区,两广一带都比较多见。蜱虫一般并不主动叮咬人类,都是在人类同动物接触过于密切的过程中,才会受到蜱虫的叮咬。被蜱虫叮咬的案例一般都出现在农村地区、卫生不很讲究的地区,基本都是零星的出现。像河南这种大规模的暴发,引起多人连续死亡的案例极为罕见。而居住在农村蜱虫多见地区的人,只需要外出时注意衣物防护,多注意身体表面,发现蜱虫及时拨弄掉就可以了,一般不会带来大的伤害。
那么,城市人群所饲养的宠物身上是否也可能寄生蜱虫呢?余新炳表示,也有可能。但是一般城市宠物的卫生状况都很好,主人都会经常给宠物洗澡清洁,很少会发生宠物寄生蜱虫和人被蜱虫咬伤的案例。
本报记者 黄晓晴 整理
更多信息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redirect.php?tid=57237&goto=lastpost#lastpost
上一篇:本报记者昨日去体验特教老师之艰辛网友则为老师送祝福
下一篇:网言网语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