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精美月饼包装盒成“鸡肋”河源市民创意变废为宝
本报讯(记者 罗军)中秋节已过半月有余,月饼的余香仍让人回味,但大大小小、制作精美的包装盒留之无用,弃之可惜,成为许多市民眼中的“鸡肋”。怎么处置这些月饼盒,着实让不少市民犯难。记者采访发现,多数市民都将月饼盒扔掉或卖掉,而一些市民则将月饼盒当成储物盒装东西或作其他用途,实现了“变废为宝”。
“每年中秋节家里都留下几个月饼盒子,我挑一些大的盒子来放杂物,可根本用不了那么多,扔了可惜,放在家里又占地方。”黄女士告诉记者,本来也想当废品卖了的,没想到收废品的人挑来拣去,塑料的不要,纸质的加起来还卖不到5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和黄女士一样,许多市民也在为怎么处理月饼盒而烦恼。生产月饼的厂家并无意回收月饼盒,而废品回收站也只收铁质和纸质的月饼盒,价钱亦十分低贱。对月饼盒进行环保回收,这是许多市民的愿望,市区某论坛曾进行网上投票调查,有超过七成的网友支持月饼盒回收再利用,然而此类公益活动却尚未广泛开展起来。
一个月饼盒的成本少则几元钱,多则数十元,可当废纸卖掉1斤才四五毛钱,如此算来,着实可惜。其实,市民只要花点心思和耐心,月饼盒可以变成实用的家居物品。
记者在市民肖先生家看到,他并没有把月饼盒扔掉或卖掉,而是将其改装成了一个储物盒。“别看它简单,用途可广着呢,可以用来放茶叶、干货和其他细杂物品,不仅不占地方而且找起来十分方便。”他说,他的一些朋友还把月饼盒子制作成纸巾盒、画框、相架、墙饰等,既可以节约资源,又有利于环保。
据了解,有些家庭还将铁质的月饼盒用作饼干盒、家用药盒等,有的更是把大的纸质月饼盒给小孩子放玩具,变成孩子的“百宝箱”。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