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因菜园彻墙两村民各自纠集人准备打架调解员挺身而出

曾添接受记者采访

    和平县礼士镇龙水村村委会主任曾添既是一村之长,也是村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任职9 年来,他倾心于人民调解工作,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把各种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出色地履行了一名人民调解员的神圣职责。最近,国家司法部授予了曾添“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昨日,记者采访了曾添。

巧妙避免邻里干戈

    今年54 岁的曾添于2002 年开始任礼士镇龙水村委会主任,兼任村调委会主任。他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有一双勤快的腿,常见的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难不倒他。几年来, 他先后学习了 “人民调解制度与实务”、“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若干规定与应用”、“人民调解工作程序”、《民法通则》、《合同法》、《土地法》、《社会治安管理法》以及有关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知识。经过长期的努力学习,曾添法律知识日渐丰富,使他在调解工作中得心应手。

    2005 年5 月的一天,龙水村一曾姓村民因菜园彻墙与一肖姓村民发生了纠纷。肖姓村民见曾姓村民的菜园围墙占了道路, 就上前阻止, 随即与对方起了争执。双方互不相让, 各自纠集人准备打架。曾添得知情况后, 火速赶赴现场调解,防止矛盾激化。他先稳定双方的情绪, 随后召集两姓中有威望的村中老人和当事人进行协商。通过耐心调解, 最终成功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事后, 曾添还分别找双方当事人谈心, 通过近3 个月的耐心劝导,使双方后来友好相处。

自掏腰包息事宁人

    2004 年初夏的一天, 村民谢某找到曾添,向他诉说自己的子女不孝,不肯赡养老人,并打算到法院起诉他的子女。听清原委,曾添劝解谢某说:“解决这样的事情, 最好不要起诉, 即使你赢了官司, 也伤了和气,你先回去, 我去找你的子女们聊聊。”

    曾添找到谢某的子女后,跟他们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里的有关规定,讲明赡养老年人是子女的义务。做父母的拉扯大你们并不容易,现在老了,你们就嫌父母碍手碍脚是于情于理于法都不允许的。经过曾添多次劝说,谢某的子女认识到了错误,共同协议怎样赡养自己的父母。过年的时候,谢某带着他的子女拿着礼物登门感谢曾添。

    曾添说,只要用真心、爱心和真情去感化当事人,没有调解不了的矛盾。据曾添介绍,经常有村民为一点点绳头小利而发生矛盾甚至大动干戈,为了“息事宁人”,他有时还自掏腰包请双方吃饭,对其进行“攻心”。“只要社会和谐,我辛苦一点,亏点钱没什么。” 曾添说。

真正的人民调解员

    据了解,龙水村全村有566 户,2600 多人,村民、宗族姓氏之间难免发生各种矛盾纠纷。曾添作为村委会主任兼村民调解委员会主任,不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为了家乡的和谐发展,他 9 年如一日, 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认真做好辖区内各种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曾添任职9 年来, 通过努力,先后调解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58 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龙水村连续9 年没有一起集体上访、越级上访案件。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曾添先后多次被县委、镇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市、县两级司法行政机关评为“优秀人民调解员” 。最近,他又被国家司法部授予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张涛 罗军 特约记者 何金盏

网友报料详见河源民生论坛: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58996&highlight=%B5%F7%BD%E2






上一篇:玻璃制品厂“藏身”居民楼污臭赛过臭鸡蛋还产生噪音
下一篇: 深圳南山区帮扶米福村成立农副产品服务中心惠泽村民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