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网友力挺市委书记“创卫是手段‘常卫’是目的”一说

现在的鳄湖公园干净整洁,更加美丽了。本报记者谭兴孚摄   

    27 日起至29 日,全国爱卫会组织的国家技术评估组专家兵分 8 路,深入河源城市街道社区对我市创卫工作进行现场考核和全面技术评估。昨日,有网友在市各大论坛发帖,对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汇报会上指出“创卫要永无止境坚持下去,创卫是手段,‘常卫’才是目的” 表示支持,并希望借创卫这阵东风,一如既往地把城市卫生工作做实,让城市更加美好。六年创卫结硕果

六年创卫结硕果

    2004 年,市第四次党代会审时度势作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大决策,从而吹响了我市创卫的号角。回首6 年创卫历程,我市按照“打好基础,稳步推进,党政共建,全民参与”的要求,优化城市规划,加快城市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位,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

    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市区道路、市场、环卫、园林等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投入近3000 万元完善环卫设施,生活垃圾统一纳入市区收集运输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清运率达100%;对市区食品领域的小作坊、小摊点等进行集中整治;规范管理农贸市场,加强对现有农贸市场脏、乱、差的整治等工作。

    2009 年,我市创卫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爱卫会的暗访、调研和考核鉴定,2010 年6 月通过了国家爱卫会的暗访。今天,我们再次回眸 6 年创卫,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和翔实的数字盘点创卫成果。

接受国评组考核

    我市经过6 年多深入持久地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委书记陈建华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汇报会上指出,创卫带来的城市环境改善,给市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深入百姓民心,赢得了百姓口碑。陈建华说,“创卫不能毕其功于一役,而是要永无止境地坚持下去,创卫只是一种手段,‘常卫’才是目的。”河源无论创卫成功与否,都永不自满,一如既往地把工作抓实抓好,努力把河源建设得更加美好,让河源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据悉,经全面自查,我市已基本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规定的 10 项基本条件和10 大方面65 项指标。针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有卫生死角、农贸市场设施陈旧老化、环境差等薄弱环节,我市加大了整改力度,以后也将完善城市长效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提升水平,把河源中心城区建设成为更加适宜人居、创业、旅游的山水园林生态城市。

盼城市卫生长久

    网友“神鬼传奇”表示,创卫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山更绿了、水更清了、天更蓝了、城市更美了、发展更快了,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更高了。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有了卫生意识,有市民自觉上街义务铲除“牛皮癣”,小区里有义务卫生巡逻队,街上有创卫志愿者……这种力量聚在一起形成合力,相信“常卫”肯定可以坚持下去。

    网友“上官兰竹”认为,河源选择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非常高瞻远瞩的想法,市民对此都表示理解和感谢。从2008 年的“清洁河源百日大行动” 到现在的创卫, 凭良心讲市容市貌焕然一新。期间遇到了不解、抵触, 也有冷嘲热讽, 我们都没有退缩, 因为我们坚信, 这是为民造福的事情。现在我们看到全民都行动起来了,积极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只是希望,大考过后,希望一些陋习不会死灰复燃,既有的成绩和制度能继续得以保持。

本报记者 朱许龙






上一篇:紫金蓝塘毁容姐弟得到广东狮子会资助2万元手术费用
下一篇:宽容“洗面帝”吧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