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106岁抗日老战士会见同为十九路军老战士的百岁翁
本报讯(记者 张涛)在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将属联谊会的牵线联系下,我市106 岁的抗日老战士黄胜庸在广州会见了同为十九路军老战士、101 岁的曾晖。记者昨日下午还了解到,黄胜庸还表示希望能够参加纪念淞沪抗日80 周年纪念活动。
据了解,106 岁的黄胜庸和 101 岁的曾晖在十九路军陵园相见。他们是广东境内记录在册的最后两位十九路军成员。78 年前“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黄胜庸是十九路军“老虎团”成员,曾晖是蔡廷锴身边的卫士。但两人从未见过面。十九路军陵园管理处介绍,当时抗战的整个十九路军大都来自广东。不过,岁月远去,现整个广东境内,记录在册的就只剩下这两位百岁老人。黄胜庸在河源和平县,曾晖在广州增城。老人听说对方后,都想会一面,为此组织了这次见面会。
现场还为黄胜庸专门准备了二胡。在儿子的陪同下,他拉起了一段广东音乐。旁边的曾晖则即兴挥毫,写下了“守土有责”几个大字。追忆烽火年代,106 岁的黄胜庸语言简单直接:“(打仗时)没得冲凉啊……”1932 年,淞沪抗战爆发,357 团屡立战功,还被称为“老虎团”,声名显赫。黄胜庸和300 多名老乡战士筑起了5 道防线,与敌军进行对峙,33 天里全团战士没离开过战壕,“没冲过凉……”老人说,累了就趴在战壕里打盹,到晚上气温下降,更是冻得浑身发抖难以入眠。有的战士睡着了,第二天就再也醒不来了。
那一次战斗,357 团死伤惨重,50 多名同乡战士为国捐躯。黄胜庸所在的位置也遭到了敌人强烈的扫射,子弹从他的裤管穿过,“没打中”。黄胜庸幸运活了下来,第二年退役还乡。
昨日下午,记者电话联系了黄胜庸的三儿子黄义桐。他在电话中说,黄胜庸老人现在已经儿孙满堂:他有八个子女,二三十个孙子,还有了曾孙。他还说父亲还很“硬正”(健康)——不用人搀扶,自己能过马路;早上吃过简单的点心后,自己还能煮中午和晚上两餐。
更多信息详见1、河源民生论坛: http://bbs.hynews.org/viewthread.php?tid=61271&extra=page%3D1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 酷暑时节,下水游泳戏水的人增多,也到了溺水伤亡事件易发高发季节。近日,记者走访发现,虽然市区河湖周边基本立有警示牌,但不少公开的危险水域仍有野泳者的身影。为严防溺水事故发生,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