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新闻网由河源晚报社主办!新闻网旗下: 在线数字报 | 新少年
当前位置:河源新闻网 >> 新闻 > 社会热点 > 阅读新闻

本报记者陈仕平认为民生无小事 路面有陷阱他认真报道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毕业出来工作一年多了,在这摄影记者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虽苦、虽累,总的来说快乐总比辛酸多。

    今年6 月16 日采访抗洪抢险的场面,至今仍然历历在目。当天下午4 时左右,我突然接到武警河源支队彭战士打来的关于蓝口、叶潭、黄村受洪水侵袭的电话,当即便挂了电话赶往武警支队随车奔赴灾区。傍晚时分的蓝口镇,洪水已经快浸到了蓝口高速路收费站口,往叶潭、黄村的交通已经全部瘫痪,1000多名百姓正等待救援。

    我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摄影记者,赤着脚湿着裤子拍下了200 多张公安、武警、民兵与群众抗洪救援的感人的图片,并于次日以《众志成城战洪灾》为题做了整版图片报道。

    在抗洪抢险中,武警战士葛晓威因为救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当晚,我原本是被安排与葛晓威同一艘冲锋舟到一个抢险现场的,后来因另有安排没跟上。晚上8 点多在现场听到了冲锋舟出事的消息,次日又传来英雄牺牲的噩耗。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英雄的事迹让我无比感动,我决定用百倍的努力去完成自己肩负的使命。

    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说过:“如果你的照片拍得还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战火还不够近。”虽然战火离我很远,但民生却时刻在身边。有一次,接到一个报料:市区河源大道南一门店前因为某单位线路改造时没有做好路面铺设的收尾工作,导致不少路人经常遭遇“陷阱”被拌倒。民生无小事,我随即前往现场采访,几经周折,事情得到了圆满解决。

    奔波于没有硝烟的新闻战场,虽苦,虽累,但我收获了很多。选择了摄影记者,就是选择了奔波劳碌,选择了承担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责任,我将会继续努力,坚持走下去。






上一篇:永和路数百户居民用水难 抽水泵上阵24小时“抢”水
下一篇:“拔”脚

热点图片

  • 头条新闻
  • 新闻推荐

最新专题

更多 >>

热度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案例展示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